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新闻 > 行业新闻 >

韩国已夺端午祭 日本再抢走茶道咋办

时间:2018-12-11 17:08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记得2005年韩国端午祭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引起国人哗然一片:中国端午节怎么让韩国人抢先注册了。时至今日,每当端午节到了的时候,一想到热火朝天的端午竟然是韩国人的专利,心中很不是滋味,再美味的粽子送进嘴里都如鲠在喉。 韩国人不但吃了我们的粽子,还要把中
 
    记得2005年“韩国端午祭”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引起国人哗然一片:“中国端午节怎么让韩国人抢先‘注册’了”。时至今日,每当端午节到了的时候,一想到热火朝天的端午竟然是韩国人的“专利”,心中很不是滋味,再美味的粽子送进嘴里都如鲠在喉。
 
    “韩国人不但吃了我们的粽子,还要把中国的节日占为己有。”甚至有人无奈发出了“屈原白白投江”的声音。不过真的让屈原在汨罗江下有知,定然悲叹于“枉送一条生命也”。
 
    这其实是中国文化的悲哀。谁之过?但他们叫江陵端午祭,是一个叫江陵的城市的。但和中国的端午风俗完全不一样。韩国这种行为不能叫抢,只能怪中国文化部门乃至中国相关政策的无能。
 
    我们的许多优秀传统在韩国反而保存得更好,而且在端午节上,韩国变成了主人,这值得中国人反省。我们只能吸取教训,尽量争取以后主动一些。
 
    毕竟文化现在是不管宗主国的,谁做的更好,就应该谁做主,就像汉字在日本一样,已经成了日本文化的基石一样,不再属于中国。
 
    如果日本、韩国再把中国传承过去的“日本茶道”和“韩国茶礼”作为“申遗”项目又该如何应对?这绝非是危言耸听,只是个时间问题。正是我最担心的,事情往往是你越认为不在乎或不可能的事,人家会把它当宝贝一样慢慢来操作。过去我们始终认为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并且也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话来自我安慰,甚至有人认为我们该有气度,中国文化可“申遗”的项目多着呢……
 
    但话要说回来,如果把中国文化都“精深”到别的国家,这岂不正好证明我们的文化唯“博大”而不“精深”吗?而恰恰是“申遗” 的文化项目,体现的正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精深”程度。如果日本和韩国真的把有着五千年的中国茶文化搬过去“申遗”,那么我们还有何脸面再言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何脸面来面对我们的祖先神农氏呢?
 
    从目前韩国两次“申遗”情况看,极有了能将“韩国礼”作为“申遗”的第三步乃至第四步,而“日本道”呢,说不定正在“悄悄地进城,打枪地不要”。“道”、“茶艺”、“茶礼”三足鼎立。谁先“申遗”?从中国文化在韩国“申遗”成功的个案来看,中国茶道和茶艺,日本茶道,韩国茶礼等现存项目保护程度以及与之相关活动情况而言,都有资格进行“申遗”。
 
    虽然中国在近十年(主要是民间社会团体)对其文化弘扬和传承方向(保护程度)要棋高一筹。问题是从现在开始,在“申遗”问题上,谁又能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做点实事呢。
 
    眼下,中国“茶道”和“茶艺”这两个各成体系的项目,究竟以哪一项进行“申遗”,或是打破常规两者合一呢?有人认为,“茶道”一词已被日本先用了,当初为示区别不得不才叫“茶艺”,只能用“中国茶艺”作为“申遗” 项目了。
 
    但有网友认为,“茶道”根在中国,虽日本专美于先,但对“申遗”而言,完全不受影响。问题是我们有没有魄力和勇气把本该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茶道”夺回来。这就需要我们茶界有一个共识,在此无须赘言。
 
(责任编辑:品茗在心)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中国茶道 茶文化 中国茶 茶道 茶艺 茶礼 风俗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联合大益茶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联合大益茶
茶道精髓
茶道精髓
茶道的讲究
茶道的讲究
中国最初的煎茶道
中国最初的煎茶道
中国茶道——美心修德
中国茶道——美心修德
茶道中必不可少的是茶道组合
茶道中必不可少的是茶道组合
日本茶道遵循“四规”、“七则
日本茶道遵循“四规”、“七则
茶道是茶艺的哲学
茶道是茶艺的哲学
茶道以静为美
茶道以静为美
喝茶、品茶,茶艺、茶道
喝茶、品茶,茶艺、茶道
中华茶道精神
中华茶道精神
学习茶道步骤之茶具、茶叶、茶
学习茶道步骤之茶具、茶叶、茶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