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靡的茶市又开启了一小轮的火热,在火热的背后我们要进行冷思考,今天我就来谈谈茶业制造业的“6+1”。
“6+1”产业链是由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提出来的。“6”指的是:第一产品设计,第二原料采购,第三仓储运输,第四订单处理,第五批发经营,第六零售。“1”指的是制造。据不完全统计,一般产业链中的“6”大块能创造的价值是90%。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我们的茶业制造业,当前茶业制造业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同质化。我们抛开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技艺等类似的噱头,直击茶业制造业的核心,其实发现就是基础的加工生产罢了。毫不夸张的说当前众多茶企的生产工艺都是处于“吃老本”阶段,根本没有人去对茶叶加工的工艺就行深化。当前所谓古法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似的东西其实仅仅是给基础的制造和加工生产一个更好听名字罢了,至于真实的生产制造核心,我估计行业内部人员都知道其实当前的茶行业是一个技术水平、标准化水平极低的产业罢了。当前在国家大型倡导农业升级和产业变革的今天,茶叶要是还这么不思进取只重营销不重根本迟早会翻跟头。
剖析制造产业链来看:当前的茶企大多数还是注重营销,“6+1”板块中的产品设计被着实冷落掉了。我们一条一条来看:
1、产品设计。当前一个企业的根本就在于其产品设计和研发,尤其当前同质化低水平的茶行业,更值得去注重。可是我们沉下心来想,有多少产品真正的拥有自己的设计和研发呢。更多的人想到的是短期收益和市场预期,并没有为企业想到长远的利益,可悲可悲。所以如果茶企要想占据未来茶行业的先机,就必须沉下心来做研发和设计,哪怕当前的收益不是很高。
2、原料采购。这点就关系到整个生产制造链的后向一体化,也是影响茶企很重要的一个板块。当前很多茶企都处于议价强势方,这也是由于产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不过当前一个很重要的政策就是“农业合作社制度”,这个制度将进一步提升茶农的议价能力,到时候基于信息不对称赚取差价的茶商将不复存在。所以,在原料采购阶段我们应该加强茶企自身硬素质,甚至进行长期合作和信誉合作,对其后向一体化进行巩固,也是茶企发展的长久之道。
3、仓储运输。仓储是普洱茶行业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板块,因为当前很多新茶都被整件收入而被存起来了。还有一个现象很重要,就是当前很多茶企只是冲到一个完完全全的制造者,并没有想到自己来仓储,所以也就衍生了一批仓储茶商市场,而且在当前来看这个市场的风险最高当时同时收益也很高。此外,消费者也承担了一部分的仓储风险。随着老茶风的盛行,当前众多茶企也开始注意到这个板块的利益所在,不过可悲的是相关的仓储标准化被没有切实的落实,很多仓储都是“差不多先生”。要想在仓储上承担较少的风险,就必须对仓储这方面的标准化进行落实和加深,做到信手拈来。
4、订单处理。这个没什么要说的,当前很多茶企都是配货制和订货制,各有利弊。
5、批发经营和零售。这里我将两个放到一起就是着重说明其营销方式,营销被当前很多茶企奉为重中之重,尤其在2013年的雨林横空出世,更加激发了茶企对营销的热捧。可是我就说个最简单的例子,当其营销做得很好的时候,后期的产品质量和自身优势不明显的话,这个企业还会长久生存吗,肯定不会,“凡客”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重营销轻研发,最后的下场呢,你们都看到了吧。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我说这个的意思在哪里,其实很简单:就是茶企要开始注重产品的研发和设计,形成自己独特的工艺生产链条。工艺生产链并不是能借鉴来的,而是要在自身的生产制造链中一步一步深化而来,进而形成自身独特的优势。我不能说我们必须学习立顿,可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比较成功的茶企都是基于自身工艺生产链的成功和标准化的实行。要说营销重要,无可厚非。可是在干枯的营销下面我们更需要“研发设计”这个根基,因为它才是制造业创造更大利益的根本。话说农业制造业产业升级升的不是制造和营销,而是“6+1”中的“6”。产品设计和研发、专利和标准、工艺流程模块化……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