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提出贵州冲泡很好,这将为消费者解决从干茶到茶汤的距离,让其掌握贵州茶的冲泡方法,才能真正喝到一杯好茶。”在第四届贵州茶业经济年会上,中国茶叶学会秘书长周智修的一席话道破了茶叶销售的天机,茶企要树立“我们的最终产品是茶汤而不是干茶”的意识,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为其真正意义上奉上一杯好茶。贵州茶人在此届盛会上可谓收获了经营如何转型的秘诀。
茶界大咖聚首把脉贵州茶
12月26日,由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省茶文化研究会、省茶叶学会、省茶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贵州茶业经济年会在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省政协主席王富玉,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傅传耀,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李汉宇出席会议。来自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学会等省内外茶叶协会,贵州茶产品经销商及省级各商协会等500余家企业及相关机构紧扣“新常态下,贵州茶经营如何转型”这一主题共话贵州茶,为贵州茶的发展把脉问诊。
在我省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和茶叶产值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如何卖好一杯贵州茶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新常态下,茶商不转型,等死!转型不当,找死!中国茶商的老路已经走不通!必须探索新路。厦门同航咨询创始人毕晓军说,每个茶企首先需要明晰战略发展路径,到底是做价值?还是做规模?在客观评估自身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选择经营模式最关键。
目前走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路径,注定属于极少数茶企。更多的茶企,需要盘点自身产业链前端的山场茶园、加工优势,走“小而美”的小众茶限量路线,或者依托原料采购、精制和拼配优势,走比拼性价比的大众茶原料供应路线,同样行得通。
关于茶业经销商,专业分销商则承担茶业销售渠道建设,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目前茶行业最稀缺。要想经营好茶业店,茶业店老板首先要会算账,能够核算茶业店的盈亏平衡点,据此评估自身茶业店目前的经营表现。同时,在茶业店经营中“找对人、选准货、管好场、粘牢客”才能取胜。
现在,贵州聚焦打“三绿一红”(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就很好,能让贵州茶在这些茶的带领下,达到迅速让世人耳熟能详的效果。同时,贵州是后起之秀,要找准对手去超越,茶企要抱团一起打造平台,打造明星单品“借船出海”。
教消费者学会“贵州冲泡”
“好茶是种出来的,是加工出来的,更是冲泡出来的”。贵州茶搭载良好的生态环境,天生丽质,同时,贵州茶随着近年的大发展,加工技术大步提高。现在就是让消费者学会如何冲泡好贵州茶,才能将贵州茶“嫩、香、醇、浓”的特质展示在消费者的杯中,为贵州茶培养出更多的忠实茶粉,这才是贵州茶抢占市场的关键和制胜点。
“为什么很多人在茶叶店买茶时喝到的茶很好喝,拿回家自己冲泡味道就差多了。”周智修告诉记者,消费者喝的是茶汤,而茶企生产、卖的都是干茶,这样生产者和消费者无形中就形成了壁垒,只有打通这道壁垒,企业所生产茶叶才能让消费者接受。
现在,很多茶叶的包装上都注释有该茶的冲泡方法,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按照上面的冲泡方法,根本就不能冲出一杯好茶,就算是好茶也冲泡不出好味道。
现在,贵州提出的贵州冲泡就很好,针对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都有具体的冲泡方法,消费者就能按照其冲泡方法冲泡出一杯好茶。作为茶企,更应把握住这次机会,在茶叶的包装上注释清楚每一批茶的冲泡方案,告诉消费者该怎样来泡这杯茶。要树立起“我们的最终产品不是干茶而是茶汤”的理念,才能将消费者粘住,拉近茶企与消费者的距离,消费者才能更容易接受你的茶。
营销精英分享卖茶实战经验
为发现和表彰为贵州茶品牌营销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经企业推荐、专家推选、微信推广等综合业绩的考察考评,推选出了10名优秀营销精英。在分甘同味·贵州茶品牌营销交流茶会上,5位贵州茶品牌营销精英代表讲述了积极开拓市场、千方百计推广贵州茶的故事。
“做茶贵在真诚和热爱,我的很多客户都是被我的真诚所打动的。也是自己的坚持与守望的开花结果。”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贵阳销售分公司总经理董品江说,他拓展区域销售商100多家,销售网点达1000多个,其带领团队更是实现年均3000多万元的战绩,他从小就喜欢茶,很荣幸加入了兰馨茶业,现在,有了政府政策的支持,专家团队的指导,再加上我们贵州茶叶的好品质,没有理由不把贵州茶卖好“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要做好这件事,就要去钻研,才能发现其中蕴含的机遇。”贵州贵天下茶业有限公司孔娜说,她原本是一个小县城的会计,2008年,成为贵州茶的一名宣传员,学习茶专业知识,她从一名贵州绿茶宣传员到如今知名品牌“贵天下”经营者的蜕变无疑是华丽而惊艳的。在她的带领下“贵天下”茶产品进入商场超市卖场3000多家。
“8年坚守,从在北京贴小广告到推销贵州茶一路走来,有着艰辛和幸福。”多彩黔农(北京)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田任兵说,谈起在北京卖贵州茶的艰辛,自己都被感动了,他带领团队在北京销售贵州茶叶,实现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大大提升了梵净山茶、绿宝石、遵义红、湄潭翠芽、都匀毛尖等贵州知名茶品牌在北京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