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新闻 > 行业新闻 >

“南茶北嫁” 入崂山

时间:2019-07-03 14:36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崂山,是海上第一名山,有神仙宅窟、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之美誉。崂山是我国海岸线上唯一海拔超千米的高山,山青海碧,云雾缭绕,气候适宜,由于独特的气候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崂山绿茶生产周期长(即采摘间隔时间长)、鲜茶叶叶面厚实,所以茶叶所含营养成分丰富,茶叶本
 
   崂山,是“海上第一名山”,有“神仙宅窟”、“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之美誉。崂山是我国海岸线上唯一海拔超千米的高山,山青海碧,云雾缭绕,气候适宜,由于独特的气候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崂山绿茶生产周期长(即采摘间隔时间长)、鲜茶叶叶面厚实,所以茶叶所含营养成分丰富,茶叶本身有一种天然的、独特的豌豆面香味,深受消费者喜爱。
 
   崂山以绿为主,兼有少量乌龙茶红茶花茶。它吸收了山水精华,品之回味无穷。但可能很少人知道,崂山茶并不是“坐地户”,而是从千里之外“移民”而来。
 
   上世纪50年代,有人提出“南茶北引”的设想,认为崂山三面临海,气候温和湿润,水质优良,又有适宜茶树生长的酸性土壤。1957年冬,市园林管理处开始茶苗移植试验,引种的绝大多数是皖南、浙江的良种。
 
   崂山绿茶最初在中山公园太平山南麓苗圃试种,第一次从黄山运来两年生茶苗5000株。由于茶苗启运时间不当,根部损伤较重,第二年春天培植完全失败,无一成活。1959年,从南方远道而来的“客人”又落户在太清宫小广场前。当时播种了5万多株,但由于管理不善,仅存活5000至1万株。日前,在上清宫附近海拔300米的一块坡地上,有人发现了1962年种植的27株茶树。几十年间缺少管理,但茶苗竟安全越冬,可见崂山适宜茶树生长。
 
   入乡容易随俗难,“南茶北引”成功了,但产地有限,产量很低,在社会上几乎没有影响。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茶叶种植有所发展,但是种植技术很不普及,特别是制茶技术只有极少的几个人掌握,上市数量非常有限。由于大环境不成熟,加之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到90年代初期崂山茶种植面积也就60公顷左右。
 
   90年代中后期,崂山茶获得大发展,政府制定扶持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指导,鼓励农民打破传统的种植结构,改粮为茶。大部分农户的承包地种上了茶叶。茶叶种植面积差不多年均增加30公顷左右,崂山绿茶注册商标增加到几十个,种植技术和制茶技术越来越精湛,崂山茶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各种花茶日渐从当地人的桌上退出,崂山绿茶成了不可替代的饮品。
 
    2004年5月青岛市首届“崂山茶节”成功举办,60多个品种的崂山茶参展,崂山万里江茶、崂山云雾茶等十大名茶风靡海内外,崂山茶文化的研究也在兴起。目前,崂山区茶叶种植面积达800公顷。从第一批茶树移居崂山算起,崂山茶的历史已近半个多世纪,到今天,崂山茶已经成为我国茶叶市场上的一支崛起的新生军,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它就是地道的“坐地户”了。
 
(责任编辑:大润大品)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十大名茶 茶叶市场 茶的历史 茶文化 乌龙茶 茶树 茶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年份不同的普洱茶可以一起存放
年份不同的普洱茶可以一起存放
新茶的红梗红边是什么原因?红
新茶的红梗红边是什么原因?红
黑茶有什么功效?常喝黑茶对身
黑茶有什么功效?常喝黑茶对身
普洱茶的栽种历史
普洱茶的栽种历史
普洱茶,“醒”得好,喝着才好
普洱茶,“醒”得好,喝着才好
原料决定下限,工艺决定上限,
原料决定下限,工艺决定上限,
普洱茶绿茶化,砸的不仅仅是普
普洱茶绿茶化,砸的不仅仅是普
普洱茶基本的苦、涩、甜味是怎
普洱茶基本的苦、涩、甜味是怎
什么原因导致普洱茶水味重?
什么原因导致普洱茶水味重?
“中国茶道”是什么?
“中国茶道”是什么?
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微生物的
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微生物的
如何才能把熟普泡得更好喝?熟
如何才能把熟普泡得更好喝?熟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