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新闻 > 行业新闻 >

贵州坚持茶产业发展

时间:2016-01-19 10:26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2015年,是《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实施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省茶文化研究会、省茶叶学会、省茶叶协会站在行业的高度、媒体的视角,本着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对产业发展的指导性、对产业发展的延续性等原则,围绕在品牌创建、市场拓展、基地建设、加工提升、宣传推广等方面的重要
普洱茶
 
    2015年,是《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实施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省茶文化研究会、省茶叶学会、省茶叶协会站在行业的高度、媒体的视角,本着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对产业发展的指导性、对产业发展的延续性等原则,围绕在品牌创建、市场拓展、基地建设、加工提升、宣传推广等方面的重要新闻事件进行梳理,共同推选出了2015年贵州行业十大新闻。
  省委书记陈敏尔在都匀调研茶产业时强调:将茶产业发展进行到底,使茶文化成为贵州新优势。
  新闻回顾:2015年9月23日,省委书记、省长陈敏尔在都匀调研茶产业时强调,要把大力发展茶产业作为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发挥后发优势的重要举措,坚持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做深做透做足茶文章。切实做到“四个融合”,即要做好茶与文化旅游的融合、茶与电子商务的融合、茶与创意产业的融合、茶与专业力量的融合。将茶产业发展进行到底,使茶文化成为贵州新优势。
  专家点评:陈敏尔书记提出的“四个融合”对于贵州茶企推进茶旅一体化新业态发展、推进网上茶城建设指明了方向,也鼓舞并增强了更多年轻人、有想法的人、有专业背景的人投身茶产业发展的信心,使贵州茶人们找准自己的定位,做更有故事、更有“味道”、更有内涵、更有文化的好茶。
  贵州开展斗茶赛,斗安全斗规模斗标准斗工艺,促进贵州茶叶加工水平提升。
  新闻回顾:2015年5月和11月,由贵州省政协等单位先后主办开展了2015贵州春茶斗茶赛和秋季斗茶赛,不仅斗出了茶王,更是一次比安全,比规模,比标准的较量。
  专家点评:春茶斗茶赛旨在弘扬茶文化,提升茶品质,打造贵州茶品牌形象,是对贵州茶品质的考量;秋季斗茶赛的成功则充分证明贵州秋茶不亚于春茶的品质特征,为全省茶叶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春、秋两季斗茶赛均淡化了外形,突出香气和滋味,重在突出老百姓喝得起、愿意喝、买得到的好茶,推选出来的“茶王”各有优势,“斗茶赛”的“造势”也为贵州茶带来了不菲的销量业绩。
  贵州制(修)订10大品牌27项茶叶地方标准,水浸出物高于国标6个百分点,成为中国绿茶新标杆。
  新闻回顾:2015年3月,由贵州省质监局、贵州省农业委员会联合颁布的《贵州茶叶品牌产品标准和技术规程》正式实施,新的标准均是以企业为主体制(修)订的,涉及10个品牌27项茶叶地方标准,把所有品牌的一级、二级(包括珍品、特级)的水浸出物含量确定在40%以上。
  专家点评:新实施的《贵州茶叶品牌产品标准和技术规程》,完成了10个品牌27项茶叶地方标准制(修)订,更加强调质量安全。在中国没有一个茶区敢把水浸出物的标准定在40%以上,贵州在这方面走在了同行业的前列,实现了一个大的突破。新标准的制(修)订与实施,解决了多年来困扰贵州的茶贵、茶淡的问题。
  2015中国(贵州·遵义)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在湄潭县举办。
  新闻回顾:以“多彩贵州生态茶香”为主题的2015中国(贵州·遵义)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于2015年5月28日—31日在湄潭召开,吸引了省内外500多家企业到场展示自己的茶类产品,规模和参展产品种类是历届展览之最。
  专家点评:此次茶博会打破往届茶博会单一的展销模式,融入的多项活动将赋予茶博会新的生机与活力,它的召开不仅对贵州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将成为展示贵州茶叶的重要窗口。此次茶博会的举办将贵州茶潜移默化地植入到消费者,采购商等各界人士心中,贵州茶产业的发展也因此加快了脚步,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贵州茶产业发展大会暨都匀毛尖世博名茶百年品牌推介活动在都匀召开。
  新闻回顾:2015年9月22日-25日,都匀市同时迎来贵州茶产业发展大会暨都匀毛尖世博名茶百年品牌推介两项重要活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省委书记陈敏尔向黔南州颁发了2014年度贵州名茶销售最佳奖奖牌。省政府副省长刘远坤就加快贵州茶产业发展作了重要讲话,黔南州开展了系列都匀毛尖百年世博茶推介活动。
  专家点评:全省茶产业发展大会与都匀毛尖世博名茶推介活动的同期召开,对于如何增强茶产业快速发展后劲、打造黔茶产业升级版、加快落实“三年提升计划”决策部署点明了方向;百年品牌推荐活动作为我省推进黔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行动,也是持续推进“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体现。
  贵州率先在全国启动“茶叶质量安全云服务平台”可追溯体系建设。
  新闻回顾:2015年初,贵州省茶产办启动了“茶叶质量安全云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前期优选了60家企业率先进入“贵州省茶叶质量安全云服务平台”上线运行。
  专家点评:近年来,频发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使茶叶的质量安全受到广泛关注。“茶叶质量安全云服务平台”的启动,使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质量安全管控成为现实,是贵州茶叶实现“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保障,是未来贵州茶叶与省外茶叶进行市场博弈时的制胜砝码。
  凤冈县与西湖区签署《“东有龙井·西有凤冈”战略合作五年行动纲要》,搭建黔浙茶产业深度合作平台。
  新闻回顾:2015年10月30日,由贵州省农委、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遵义市凤冈县主办的“东有龙井·西有凤冈”品牌文化交流论坛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举行,西湖区与凤冈县共同签署《“东有龙井·西有凤冈”战略合作五年行动纲要》。未来五年,两地将从茶旅游、茶文化、茶品牌、茶工艺、茶市场和交流联系机制等六个方面加强合作,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杭州市与遵义市、浙江省与贵州省等更高层面的交流合作,不断扩大“东有龙井·西有凤冈”的影响力。
  专家点评:“龙凤配”不仅仅是文化、市场、品牌的合作,也包含了科技的交流与合作,顺应了茶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贵州茶产业通过此次“联姻”,能够学习如何利用科技力量为贵州茶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思考如何做透做足茶文章,以茶兴农、以茶惠农、以茶养文,使茶文化真正成为贵州新优势。龙井与凤冈的牵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东西部茶产业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
  《贵州茶香》MV及“三绿一红”品牌广告央视集中播放。
  新闻回顾:2015年2月1日起,期盼已久的《贵州茶香》MV在央视综艺频道(CCTV-3)正式开播,每天两次,每次时长3分多钟。
  专家点评:MV串起了贵州苗寨、茶区、孔学堂、青岩古镇、贵州大学等具有贵州符号的景点和建筑,把贵州多彩的茶文化和民族文化用现代手法表现出来,充分展示贵州茶叶生长的优良生态环境以及贵州“三绿一红”品牌的优异品质,对于让省外消费者和客商了解贵州茶、推介贵州茶,起到了极好的品牌推广作用。
  “全民代言贵州茶”引来上千人参与百万人关注。
  新闻回顾:作为第四届贵州茶业经济年会系列活动之一,“全民代言贵州茶”活动在2015年11月18日—12月3日吸引1000多人报名参加,10多万人参与投票,150万人访问关注,让贵州茶在微信朋友圈火了一把,150万人通过该活动认识、了解、结缘贵州茶。
  专家点评:此次活动就是利用贵州人对本土产业的情感、运用新媒体的互动传播优势,让大家直接参加代言贵州茶活动,旨在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的巨大传播能量,让贵州茶与更多人见面、与更多人牵手,促成“贵州人人都喝贵州茶、人人都是贵州茶”宣传员的良好氛围,共推贵州茶产业发展。
  贵茶联盟成立,推动黔茶产业分工分业。
  新闻回顾:2015年9月16日,由贵州贵茶有限公司牵头,全省43家茶叶企业参与组建的贵茶联盟在遵义市余庆县成立。
  专家点评:贵州茶叶资源丰富,品质优良,绿宝石绿茶是一款适合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贴近百姓生活的优质绿茶。贵茶联盟的成立,推动了黔茶茶产业加速内部分工分业、外部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产业发展活力将不断增强。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产业发展 茶文化 生态茶 茶博会 普洱茶 茶产业 普洱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咸宁党政代表团赴浙江考察茶产
咸宁党政代表团赴浙江考察茶产
韶关欲打造南岭茶产业带
韶关欲打造南岭茶产业带
新余:铁观音茶产业实现大发展
新余:铁观音茶产业实现大发展
2015年中国黑茶产业发展白皮书
2015年中国黑茶产业发展白皮书
周宁:扶持茶产业 助农走富路
周宁:扶持茶产业 助农走富路
昭平:加快创建特色茶产业(核
昭平:加快创建特色茶产业(核
昭平县: 加快创建特色茶产业(
昭平县: 加快创建特色茶产业(
“十三五”将实现富硒茶产业发
“十三五”将实现富硒茶产业发
汝城精准发力茶产业提速脱贫致
汝城精准发力茶产业提速脱贫致
西乡县加快农业转型大力发展茶
西乡县加快农业转型大力发展茶
刘仲华:黑茶产业往哪儿走?
刘仲华:黑茶产业往哪儿走?
专业论坛推动东盟茶产业发展
专业论坛推动东盟茶产业发展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