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大坪前洋村,地处泉州厦门两地交界海拔近千米的高山,与同安相邻。全村有两百多户人家,千余人口,是远近闻名的市级贫困村。此前村里长期依靠生产量多、质量低的茶叶为生,全村人均全年收入仅数千元。如何脱贫?怎样致富?2014年,在泉州市晚报社挂钩扶贫干部的指导下,经过一两年的精准扶贫,通过引入专业技术帮扶,依靠得天独厚的高山资源,村里成立了前洋村茶业合作社。打品牌、寻求联营伙伴、搭建销售渠道,村里百余户茶农的腰包鼓了,年平均收入增加了30%。除了具体落地的扶贫政策之外,前洋村村民还自发组成蔬菜合作社,为了增收今年他们正在寻求更多的外来助力。
好技术制好茶成就“前洋红”
“‘前洋红’是我们以村里的茶园基础为出发点打造的全新品牌。”泉州晚报社下派驻村扶贫干部徐希贤说,前年刚刚下乡之后他发现,虽然小乡村地理位置偏僻,但是其高山位置较好,病虫害极少,茶园的茶叶品质并不差。为此他与村主任一同走访发动了六七户农户,在去年春茶时节里以“前洋红”为品牌名,通过优化制茶环节,自行包装、参加展会集中销售等方式把前洋茶叶带到终端市场,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在此基础上,他们成立了前洋村茶叶合作社,先后吸引了七八十户茶农参与。去年春茶季里,通过“前洋红”品牌,他们借助泉州晚报社96339平台,销售了数千斤清香型及浓香型茶叶,直接帮助茶农明显增收。
“以前一斤茶叶只能卖个几元钱,如今可好了,一样这般制茶,多用点心每斤茶叶售价翻了好几番。”向洋村茶农老高说,以前自己没有品牌,茶叶都是卖给茶商,年景不好时,茶商不断压价,已经几乎连家里人的人口成本费都赚不到了。“一斤几元钱呀,制茶可是要起早贪黑地干哦。”他说,去年加入茶业合作社之后,他们全年实现了明显增收,春节过后他们想着要将家里的老房子翻新一下。
村里像老高这样的茶农越来越多,徐希贤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让“前洋红”的品牌名气可以更加响亮,茶品质可以更加优越。为此根据相关政策,他们将专项扶贫款用于采购自动制茶机及包装机,为了提高质量,村里还邀请到安溪茶学院的教授们下乡指导,让他们手把手教茶农提升制茶品质。村里的茶叶品类大多是毛蟹,根据其品质,茶学院教授们认为可以借鉴大红袍的烘焙手法,制出更有味道更耐泡的好茶。为此在征得合作社成员的认可之后,他们将秋季焙烧过的茶叶藏了三个月之后,重新拿出来烘焙加工,由此特制成条状耐泡香气足的“前洋红”优质茶。“此前已经找到老茶人试饮过了,味道过关,关键是很健康。”徐希贤说,高山地鲜少虫害,无污染的环境下,茶叶原料是有保障的。通过前期不断的调整加工,时下正值春节年货季,这批“前洋红”日前已经通过泉州晚报社96339平台以亲民价格发动预售,跳开中间环节。“精准扶贫是目的,走的还是高性价比路线。”他说。
霜冻芥菜:山泉浇灌出新财富
在前洋村里,除了举目可见的数百亩茶园之外,还有的便是村民屋前屋后耕种的各类蔬菜。时下正值冬季,村里的芥菜经过霜冻之后显得更加青翠可人。“结合茶叶销售,我们也将同步发起霜冻芥菜的预售活动。”徐希贤说,扶贫需要因地制宜,针对原有村民初步发展起来的蔬菜合作社项目,他们希望借势一同宣传,以期达到全村共同脱贫致富的目的。
陈建华,原本也是村里的茶农。“茶叶太便宜了,根本卖不了什么钱。”他说,为此几年前他开始由茶农变为菜农,村里有山泉经过,家家户户都有种植蔬菜的经验。数年前他牵头办起了安溪县丰村蔬菜专业合作社,近一两年丰村蔬菜合作社的社员从最初的三五户发展到如今的105户,带动了120户菜农致富。如今占地已达210亩的蔬菜基地也初步成型,根据市场的需求,他们有计划地种植了小白菜、芥菜等高山水叶菜品类。此前他们的销售渠道主要还是走批发市场,虽然菜品质获得好评,但是销售价格并不算太高。“2013年8月开始搞蔬菜基地,2014年销售额就达到了246万元,2015年则接近500万元。”他说,由于采取物理防治病虫害手段,地处深山喝着山泉水长大的蔬菜长势喜人,今年以来他开始思索如何让好蔬菜直达消费者餐桌上,经过协商他们与厦门的相关配送机构合作,初步搭建了物流配送机制。他们期待可以通过预售的方式,让更多消费者第一时间了解、品尝到那些“甜到心里”的高山霜冻芥菜。
同步酝酿高山“农家乐”项目
这两天,徐希贤与村主任高火雷一直在村里四处巡视,除了检查刚刚硬化的村路建设外,他们主要还是希望可以找到更合适的地点,通过旧屋改造等方式为前洋红茶业合作社找到一处更理想的住所。
“茶叶加工的设备购进来之后,原本的合作社位置显得有些局促。”他说,当然更重要的是今后新的合作社将作为常设的农村教育实践基地,除了方便茶农前来制茶学茶之外,还可以吸引更多对高山茶、对“前洋红”有兴趣的茶人入村考察,体验制茶并且带动农家乐短途旅游项目。为了更好地令乡村实现自主供血扶贫,他们酝酿将公开发行茶业合作社的部分股份,通过向社会众筹参股等方式来进一步做大做强独属前洋村的“前洋红”茶品牌。今年在同步推出新春购茶业务的同时,他们也在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只要满足一季销售50公斤的目标,并且在满足合作社的合作框架下,就可以成为“前洋红”的分销商成员。“共同结成合力,让消费者能以最低成本喝到好茶,让茶园与市场直接建立联系。”高火雷说,只有提高自己的造血功能,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脱贫。
无独有偶,陈建华在酝酿与配送公司合作的基础上也在思考如何帮助落后乡村吸引人气。“我打算推出会员制。”他说,初步打算以一年收费几千元,一年期内配送50次新鲜蔬菜及三次入山菜园体验的服务。每个会员除了带家人来体验菜园,自行采摘之外,还可以享用到一顿美味的山村美食。这样一来期待带动附近闲余劳动力从事土鸡、土鸭的养殖经济,全方位多渠道,打造前洋村区域品牌经济,令农户达到居家致富的目的。
通过地名打造区域田间品牌,并且引入农家乐短途旅行来扶贫的还有向阳乡。作为贫困乡,近几年来,向阳同样通过预售等方式,不断探索如何让田间的农产品直达消费者家中的模式。为了吸引更多的短途游群体,他们也充分应用当地的闲置土地资源,种植观赏性植物,以期在四季不同时节里,以不同主题吸引游客。“只要有人气便可以带动当地经济活力。”向阳乡书记蔡映辉说,通过线上线下的资源,他们正在营造具有开创精神的农业新品牌。
“绿色农产品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好,只要产品是安全健康的就不愁找不到销路。”毕慧芳,“新农人”帮助机构的相关负责人说。在她看来如今正是新型农业发展的好时代,因为消费者愿意为安全的饮食掏腰包,不过不要指望一口吃成胖子,明确目标之后需要一步步达成,最根本、最核心的便是要保证地里田间的产品足够鲜美与绿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