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贵州历史渊源,世界唯一一颗茶化石就是在贵州被发现的。而贵州也不负众望,依据地理、气候等优势大规模种植茶叶,产量全国第一。由于知名度不高,有产量却没有产值,但通过多年来贵州全民的努力,贵州茶叶在2015年产量增加20万亩,产量更是增加高达49.8亿元。
近期,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对2015年茶叶生产进行了调度分析。总体看,茶叶生产保持稳定发展,形势良好,面积增幅下降,产量继续增加,产品结构优化,产值增长速度快,提质增效成效明显。“2015年,茶叶产值依然成绩喜人。”调研员封槐松说,名优茶产值1038亿元,相较去年增长16.3%,大宗茶产值481.2亿元,增5.4%。整体预估,干毛茶产值1519.2亿元,比上年增加170.1亿元,增12.6%。其中贵州产值增加49.8亿元。
经贵州省农委对 “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和贯彻落实,把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八项行动,做实做深做透做精细,朝着建成“在规模、品质、品牌上引领全国的茶叶强省”的目标全力开火。贵州茶产业的生产结构在不断优化,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茶园结构优化。无性系良种推广一直是茶产业在持续推动的工作内容。其次茶类结构日益优化,各大茶类比例向均衡靠拢。
曾有专家表示“促进茶产业的发展,茶叶质量提升是关键。”以贵州省省委为中心的领导对茶产业高度重视,亲历亲为并不遗余力地推动协调、推介、卖茶,泡茶,集聚大量资金投入茶产业。那么,贵州到底是如何做的呢?
在地标工作上,组织开展“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等10个茶叶品牌27项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今年3月15日由省质监局、省农委发布实施。在质量安全上,实行零容忍,推动绿色防控。制定《贵州省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大力推广绿色生态防控技术,共完成防控示范面积195.7万亩。在31个主产县179个万亩乡镇全面实行茶园用农药专营店(专柜)制度,在全国率先禁用水溶性农药及草甘膦。
优化品种结构、加强茶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协调金融机构支持茶产业等举措成就了2015年贵州茶产业佳绩。找准方向,继续前进。贵州茶叶终将实现产量第一且产值第一的目标。
(责任编辑:品茗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