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存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是大量嗷嗷待哺、对资金渴求的小微企业,一方面是手握资金却难以找到放贷对象的银行。整个经济体系缺乏能够把两者联系起来的媒介。从银行的视角看,小微企业缺乏抵押资产、缺乏信用记录、管理不规范、不透明,宏观判断风险很大,所以不符合贷款要求。即便勉强给予贷款,考虑风险因素,利息要求自然也就高。
总体上说,小微企业确实需要规范,管理水平需要提高,诚信意识需要加强。但换一个角度看,这也正是小微企业的特点乃至活力所在。初创期的小微企业最贴近市场,最需要的是效率,需要精打细算降低成本。这是小微企业的生存之道,但正是这些特点,使其难以满足商业银行信贷条件。
对此,为缓解茶企融资需求,笔者认为:
(一)强化政府引导,实现政银企良性互动。小微企业融资与银行双方缺乏“信用”和“信息”交集,融资难成为必然。仅仅依靠市场无形之手的撮合和调节,信贷双方很难同频共振。市场失灵的地方,有赖于政府的介入。政府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政策,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小微企业与银行之间,需要政府修通连接两者“信用”与“信息”鸿沟的桥梁。
(二)政府应加大考核力度鼓励银行加大产品创新和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考核权重,积极鼓励商业银行从企业全生命周期出发,打造适合企业各个发展阶段特点、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三)大力引导企业发挥好主体作用。小微企业要树立规范才能长远的经营理念,规范财务管理、练好内功,创造条件满足银行的信贷条件,变需求为有效需求。
(四)大力促进茶企抱团,提升直接融资能力,优化融资结构。必须结合小微企业实际,大力发展成本低廉、便捷的直接融资,努力为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鼓励茶企在“新三板”资本市场挂牌融资,推动符合条件的挂牌企业向更高层次的交易市场转板。通过挂牌,促进企业规范治理,提高资信水平,吸引直接融资,激活带动银行贷款。加大政府对在不同交易市场挂牌企业的奖励力度,调动企业直接融资的积极性。
(五)积极组建成立和规范政府参与的融资性担保公司,解决小企业抵押物不足问题。目前市场上的担保公司大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担保条件较苛刻,虽然也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无疑又加重了企业的负担。要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必须重构融资担保体系,把融资性担保公司作为政府扶持小微企业的增信机构,缓解小微企业质押品不足的难题。
(六)强化茶企信用建设。金融是信用行业,金融系统健康运转依赖信用支撑。作为市场主体的小微企业需要改进管理,提高诚信度。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