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阻而升 量价齐增
据蔡军指出,2015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同比下降,但茶叶出口实现增长,高于预期,特别是出口金额再创历史新高,难能可贵。海关统计,2015年中国茶叶出口32.5万吨,同比上升7.8%,金额88亿元人民币(约13.8亿美元),同比上升8.6%。
茶叶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为三点:一是2015年8月以来人民币快速贬值对出口发挥了显著促进作用;二是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美国等主销市场刚需有所恢复上涨,贸易量增加,强力拉升了茶叶出口总量;三是在国际茶叶质量标准越趋严格的形势倒逼下,中国茶企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茶叶品质不断提升,国外客商信心增加。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提供机遇
随着“一带一路”、自贸区等国家经贸合作战略的不断推进,对这些区域的茶叶出口也取得突破。2015年,中国茶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8.2万吨,同比增长15.2%;对东盟地区出口1.3万吨,同比增长41.4%;对中东欧16国出口4364吨,同比增长44.9%;对拉美地区出口1472吨,同比增长31.5%。
蔡军表示,新时期的国家经济合作开放战略,将为消除贸易壁垒、提升通关便利化等带来利好,更为复兴中华茶文化、提振茶产业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发展希望。茶叶企业要抓紧苦练内功,搭乘上国家战略的“动车”,尽快实现转型升级。
两大难题 制约拓展
中国茶叶,蜚声世界茶坛,中国茶叶产量,连年增长,但茶叶出口量却多年在30万吨左右徘徊。2016年茶叶出口能否创出新高点,蔡军表示形势不容乐观,并指出了主要症结所在。
一是国外市场技术壁垒愈加严苛,检测项目多变,风险加剧,严重阻碍出口。最突出的受阻市场就是欧盟、日本。上世纪末一段时间,我国输欧茶叶出口快速增长,1998年达到4.2万吨,自欧盟实施了苛刻的农药残留限量检测标准后,我国输欧盟茶叶快速递减,2005年降至1.61万吨。10年来,我对欧盟茶叶出口始终维持在2万吨左右。蔡军特别透露,在利益驱动和占领市场份额的竞技中,贸易壁垒成为中国茶叶在出口欧盟进程中避不开的障碍。传统主销市场中的欧盟目前进口的茶叶主要源自肯尼亚,一方面是因为肯尼亚得天独厚的利好自然环境,无污染少虫害且采茶期长,另一方面,肯尼亚很多茶园茶厂都由欧盟国家投资建设。另一个传统主销市场日本自实施食品安全法后,我对日茶叶出口量从2007年3.7万吨降至当前的1万多吨。
二是饮茶习惯有很大差异。欧美及中东地区是国际上最主要的茶叶消费地区,红茶为主流茶品。以俄罗斯为例,年均进口茶叶量16万吨,我对俄茶叶出口仅为1万吨左右,市场份额很少。尽管近年来绿茶消费呈上涨趋势,但仍以袋泡茶、绿茶饮料为主导。我国产茶区各级政府部门非常重视茶产业,大力投入促进发展。当前,中国的茶园管理、工厂加工设备及清洁化管理等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饮茶冲泡方式和茶文化差异,中国出口这些地区的绿茶绝大部分还是散装的原料茶。在国内茶叶生产成本、检测费用不断上涨而国外客户拒绝相应提价的双重挤压下,多数企业利润微乎其微甚至难以为继。对非洲的茶叶出口占我茶叶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但非洲消费者购买力低,出口茶叶质量与价格倒挂严重,企业经营艰难。
中国茶叶出口要提高效益、实现质的突破,能够跨越技术壁垒和推广茶文化、主导茶叶消费潮流是关键。
多策并举 力促出口
为了稳定并促进茶叶出口,食土商会茶叶分会围绕“提质量、拓市场、争权益、促交流”开展大量工作,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比如,召开全国珠、眉茶出口协调工作会,强化企业质量意识和行业监督;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国际茶叶展会,宣传中国优质茶叶和品牌产品;在输欧茶叶蒽醌事件中,商会及时向国家商务部、质检总局报告企业受损情况和行业建议,获得了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经我政府加大对外交涉,欧委会重新修订了蒽醌限量标准,降低了中方企业损失;商会举办的2015国际茶业大会更是全面展示中国茶产业,推动与国际茶界的对接合作,提升了湖北茶的国际知名度。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创新服务方式,商会还助推成立世界茶商网,并将与各国茶叶协会建立网络上的深度合作,力争搭建网上茶叶信息贸易中心,提升中国茶产业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蔡军说,今年商会茶叶分会在继续推进原有工作外,还会在投资、新品新技术研发等方面探索新的服务合作模式,在国际市场上加大推广茶健康、茶文化力度,以文化促进贸易发展。任何行业的兴旺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鼓励,希望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对茶行业的关注和扶持,各方同心联动,重振中国茶叶出口辉煌才有望尽快实现。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