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家媒体登了一篇关于茶叶的报道,说中国有一千多家茶叶注册机构,合起来的销售额不及英国的立顿。中国这一千多家茶叶机构,年销售额不到50亿元人民币,而英国立顿年销售额为10亿美金。中国的茶树漫山遍野,而英国立顿呢,一棵茶树都没有。
英国立顿成功的秘密,就是一以贯之研制和推行立顿茶包!这个小小的茶包,解决了茶叶销售的两大难题,第一大难题是茶叶标准化问题,第二大难题是使用便捷性问题。立顿茶包统一标准,混合制作,一年四季包装与销售不间断。不像中国有的茶叶机构,受到气候、季节等的影响,生产与销售有淡季与旺季之分。立顿茶包体量小,轻巧,便于摆放与携带,出游茶客情有独钟。而中国茶叶包装繁琐,弊端多多。
兰溪的茶叶,资源、品牌、包装等元素都具备,有的茶叶色香味形等要素不缺乏,但是年销量不高,销售的区域不大,兰溪所有品牌的茶叶全部加起来,一年的销售额还没有突破3000万元,而且多年来徘徊不前。
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与售茶模式过于单一密切相关。
兰溪的售茶,通常是基地加门面。基地生产与制作茶叶,门面作为窗口,销售自家生产的茶叶。有的茶企闭关自守,与别的茶企画地为牢。有的茶商虽然方式方法比较灵活,但因受经济条件等的限制,难以放开手脚,做事力不从心。
要做大做强兰溪茶叶产业,必须创新经营模式。
基地加门面的做法可以保留,但门面不能过窄,而要宽广,不要孤芳自赏,把别的品牌的茶叶拒之门外。茶叶本身是“体”,茶叶的具体应用是“用”,兰溪的茶叶要做好“体用”文章,不要停留于一流的品质,二流的包装,三流的品牌,四流的价格,而要与时俱进,得体善用。
“租场子卖茶”是种古已有之而今更甚的售茶模式。
遗憾的是,兰溪大街小巷开设的茶楼,纯粹售茶的很少,多半沦为搓麻将及棋牌娱乐等的场所。倡导“功能性茶饮”,有助于售茶。兰城商业街、诸葛百草园等地,已经有人用瘦身、美容、补肾等功能茶招徕顾客,收到了一定效果。研制“软饮料茶”,是一种趋势,冰红茶是成功的范例。要开创这种售茶模式,需要眼力,更需实力。
至于“加工成茶基卖”,也是值得探讨的售茶模式。立顿茶基,“三秒成茶”,一度风靡世界。
同样的茶叶,销售模式不同,结果也将是迥异。兰溪茶叶界有识之士,要多摸索一些售茶模式,为做大做强茶叶产业推波助澜。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