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来,成都市锦江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茶馆试点工作,打通居民参与渠道,传播主流价值思想,形成了社会组织协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持续模式。
4月13日,中宣部宣教局调研组在四川省委宣传部和成都市委宣传部领导的陪同下,来到锦江区调研了该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茶馆试点工作。调研组先后来到锦江区春熙路悦来茶馆、合江亭88号青年空间“创客茶馆”、大慈寺雅韵茶堂、三圣街道刘家花园茶楼、成都清源际艺术中心进行了调研。
据锦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主要采取四个抓手推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茶馆试点工作,一是抓内容,打造特色化的茶馆文化。坚持精准定位、分类推进的原则,打造各具特色的核心价值观主题茶馆。二是抓载体,搭建亲民化的传播平台。充分利用茶馆包容性、自由性、休闲性的特点,搭建联系广大群众的媒介和平台。三是抓主体,激活社会化的传播力量。充分盘活辖区资源,广泛动员多方力量,逐步激发社会各层面的参与动力。四是抓机制,探索长效化的传播模式。探索建立党委主导、资源整合、服务购买、试点推广、社会评价、经费保障等六种机制,确保工作长效化推进。
锦江区通过开展“五进四建六有”活动,推动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本土的文化发展、文明建设和文脉传承中,初步取得了搭建一个载体、收获多方成效的综合效应。
落细于不同层面 推动了24字理念教化于众
核心价值观在植入“茶文化”中,依托群众茶馆所具有的强大社交功能,逐步实现了对各社会层面不同细分群体的广域覆盖。作为老成都 “川剧窝子”的悦来茶园打破地域限制,成为熏陶来蓉商务、旅游、文化交流的外地客商的一扇窗口。借势“核心价值观进茶馆”活动,华丽转身为创客茶馆的88号青年空间,已孵化“创新创业”类公益项目30余个,受到了社会的热情追捧和真心点赞。刘家花园茶楼则结合社会治理创新工作,通过开展“市民论坛”等,鼓励涉农人口在核心价值框架下开展社区议事,自主议定了“社区志愿服务是否应有补贴”等议题20余个,集体研究了如何平心静气解决矛盾纠纷的村规民约10余条,推动了涉农社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改革进程,成为了改善涉农区域公民素质的一大平台。
落小于文脉传承 引领了传统文化继承发展
增加了基层群众对知识文化和高雅情操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凸显了“小茶馆”在保护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功能”。目前已有240余名文艺工作者入驻试点茶馆,表演了核心价值观主题文艺节目60余场,吸引了观众4000余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将传统技艺融入核心价值观理念进行重新编创,并依托主题茶馆平台推广,扩大了受众,提升了知名度;高雅文化讲座和活动的进驻,也使得文化主题茶馆的品牌格调、员工素质和收入利润均得到了提升。
落实于街头巷里 筑牢了核心价值基层基础
通过“五进四建六有”活动,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中,用活茶客资源,突破阵地瓶颈,跳出了传统“说教”式宣传形式,推动了核心价值观在锦江基层落地。半年来在7个试点茶馆开展了近百场弘扬价值观系列活动,吸引到万余名茶客现场响应参与和十万余的网络点赞,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四川日报、四川发布、成都日报、成都商报等媒体关注并累计报道300余条。
国内首家丛林生态灯景园秀丽东方也主动提出加入“核心价值观进茶馆”示范点的申请。未来两年内,随着50个示范点建设任务的扎实推进,核心价值观必将进一步在锦江基层生根,真正成为引领锦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理念。
入心于重点人群 实现了育人育己有机统一
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四类重点人群,在试点茶馆中做宣讲、出节目,传播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自我熏陶,实现了育人育己的统一。现在经常到88号青年空间“创客茶馆”谈创新、谈创业的青年人中,已不乏受到核心价值观熏陶,遵循诚信、敬业、公正、友善等理念优化公司制度、打造团队文化,并获得创业成功的“老茶客”;在五福桥、大慈寺、东光等社区茶馆内,也不乏基层干部感慨“脚上沾了多少尘土,心中才会沉淀多少对群众的感情”;在大慈雅韵、悦来等公共文化茶馆,则迎来了更多将参加“五进四建六有”活动视为一种责任和荣誉的文化名家,主动请缨参加新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目前,这些重点人群深入茶馆参与的公益活动已达80余场,吸引了观众约5000余人。
调研组在座谈交流中认为:锦江区的“茶馆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的具体实践。从平台来讲,这个载体很好,有地方特色,很大众化,群众容易参与;从受众来讲,受众明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从形式来讲,有曲艺、创客交流、矛盾纠纷调处,形式多样化,群众接受度高。锦江区采取生动有效、喜闻乐见的方式,打通居民参与渠道,传播主流价值思想,形成了社会组织协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持续模式。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