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是不是一个伪概念?普洱茶之所以被储存,是因为人们对它的品质提升有所期待。普洱茶国家标准(GB/T22111-2008)关于普洱茶保质期的描述为:在符合本标准的贮存条件下,普洱茶适宜长期保存。行业共识是:普洱茶能够越陈越香。
一百年前的普洱茶,留存至今还能品饮,宋聘号、同庆号、可以兴砖等等的老茶,只要一出现便天价成交,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一片五十年代的大红印,今天的市价,可以换一辆中高端的奔驰轿车。八十年代末的“八八青”饼,眼看很快就会被卖到10万元一片。经过时间的积淀,普洱茶焕发出迷人的光彩,香气、滋味、口感的表现均达到上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普洱老茶,追寻老茶。
时间,是普洱茶的魔术师。换句话说,普洱茶是一个有魔力的茶,时间可以让它变得与众不同。近十年来,普洱茶市场在“越陈越香”的指引和诱惑下,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普洱茶的产量,从十年前的年产2万吨,到今天的年产超过13万吨。有“越陈越香”这个法宝,普洱茶成为了近十年最为火爆的茶类。
东莞被称为藏茶之都,坊间传说东莞收藏普洱茶超过30万吨,占普洱茶总产量的30%以上。真正被喝掉的普洱茶,普遍认为不足产量的10%,动辄数十万吨的普洱茶,被商人、收藏客、爱好者等贮存起来,等待时间的加持,预期达到越陈越香的目的。
但是,普洱茶真的越陈越香么?支持者能列出一长串越陈越香的普洱茶的名字,它们都是被证实了的。质疑者可不这么认为,那些被证实能够越陈越香的普洱茶,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要知道今天普洱茶的总量,以近百万吨计,在这些存量普洱茶中,越陈越香的例子,又在哪里?现实情况是,近十年来,各大普洱茶品牌生产了上万个产品,但真正受到市场追捧的,能体现越陈越香特点的,可谓沧海一粟,寥寥无几。
有一种说法是,时间还未到,再存放20年,必定能越陈越香。另一种观点强调,就这十多年的时间来看,绝大部分的普洱茶,一年比一年滋味寡淡,香气减弱,完全看不出能够达到越陈越香的目的,这种普洱茶,即使再放50年,又能怎样呢?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是循序渐进的,趋势是一直向好的,不会中途忽好忽坏,哪怕就算只存放三年,也应该看得出它的趋势。
市场上偶尔能够见到一两款存放了十年左右,体现出越陈越香特点的普洱茶,但发现一次都像是中奖一样,数量极少。仅凭这少量的样本,并不支持普洱茶越陈越香的论点。我曾在从业者中做过一个调查。
问:普洱茶能越陈越香么?
答案大致分为三种。一种认为只要是普洱茶,就能够越陈越香。另一种认为普洱茶越陈越香是杜撰出来骗人的,没有真实的理论依据。最后一种观点则认为,普洱茶能越陈越香,但那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可以越陈越香,受到太多因素的制约。
又问:越陈越香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2000年后;八十年代,台湾人提出来的;更早。这三种观点,都较为模糊。那么,越陈越香究竟是不是真的?历史上是否有越陈越香的记录可供佐证?
一本由云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在1965年12月编辑出版的《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收录了一篇署名马祯祥写于1962年6月13日的文章,文章标题是《泰缅经商回忆》,其中谈到了易武茶在海外的行销,有如下片段。
我们对茶叶出口一事,在抗战时期是很重视的,它给我们带来利润不少。易武、江城所产七子饼茶,每筒制好后约重四斤半。这种茶较好的牌子有宋元、宋聘、乾利贞等,稍次的有同庆、同兴等。在江城所加工的茶牌子较多,但质量较低,俗语叫“洗马脊背茶”,不像易武茶之质细味香。这些茶大多数行销香港、越南,有一部分由香港转运到新加坡、马来亚、菲律宾等地,主要供华侨食用。也有部分茶叶行销国内,主要是新春茶。而行销港、越的多是陈茶,就是制好后存放几年的茶,存放的时间越长,味道也就越浓越香,有的茶甚至存放二三十年之久。陈茶最能解渴且能发散。香港、越南、马来亚一带气候炎热,华侨工人下班后,常到茶楼喝一两杯茶,吃点点心,这种茶只要喝一两杯就能解渴。
上面这段记录,可以解读出关于普洱茶的很多信息,比如国外喝陈茶,国内喝新茶,江城茶质量低,易武茶质细味香等。最重要的是,他记录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事实,以及发现并利用“越陈越香”特点来赚钱的时间。
上文提到,港、越等地喝陈茶,就是制好后存放几年的茶,有的甚至存放二三十年之久。而存放的目的,是使普洱茶“越浓越香”,以获取较高的收益。这里说得很清楚,普洱茶只需存放几年就能“越浓越香”,可见使普洱茶“越浓越香”时间并不需要太长。而为了达到更好的品饮效果,有的普洱茶可以存放二三十年。联系到今天来看,这不就是“八八青”的时间么?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