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是茶树生长的基础,土壤条件的好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很大,所谓的“好土产好茶”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今天,小懂就带大家来看看,土壤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有多大。
土壤类型与茶叶品质
关于这个话题,很多茶友最熟悉的应该是陆羽在《茶经》中说的“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可见早在公元8世纪,人们就注意到了土壤类型与茶叶品质的关系。
曾经有研究者对茶园土壤性状进行过细致的调查,发现土壤理化性状及茶叶品质优劣依次为:硅质黄壤>砂页岩黄壤>第四纪粘质黄壤>小黄泥>黄棕壤。
研究还表明,成土母质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具有普遍性规律,在同等条件下,花岗岩和板叶岩成土母质的茶园有利于生产高品质的茶叶。优质茶的母岩上,土壤都有高硅、低钙及砂性质地的特征;反之,所产茶叶品质较次的玄武岩及石灰岩上,土壤均有低硅、高钙及粘性质地的特征。
土壤质地一般以砂质土壤为好。砂性过强的土壤,保水力弱,土壤水分储存量少,干旱或严寒时枝叶容易受害;质地过于粘重,虽然保水力强,但土壤通气性差,根系发育不良,吸收机能不强。
《茶经》中说的“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所谓“烂石”,显然是指风化了的而且风化比较完整,发育良好的土壤,也可以认为是现在茶区群众所指的未种植过作物的生土,养分齐全结构良好适宜茶树生长发育。
砾壤是指含风砾粒多,粘性小的砂质土壤,也就是指山麓风化完善发育良好的坡积土。这种土壤孔隙率高,排有机质丰富,排水透气性好。生长在这种土壤中的茶树根系发达。
至于“黄土”,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质地粘重,结构性差的黄泥土,在江浙一带也称“死黄泥”,这种土壤孔隙度少,粘粒含量高,俗称“大雨一团糟,天晴像把刀”,不进行改良是长不好茶树的。
长江三峡地区优质茶园主要分布在砂页岩、泥质砂岩发育的钾硅质铁铝土和花岗岩母质发育的硅铝质铁铝土上。东南沿海著名的狮峰龙井、庐山云雾、鸠坑毛尖等都产于花岗岩、石英砂发育的砂壤土上。
武夷山茶园的成土母岩,绝大部分为火山砾岩与页岩组成。剖面发育颇不完全,具有母岩的棕红色,经风化、冲蚀,表面呈棕色松散状,厚度为1米以上,ph值在4.5-5.2之间。武夷山茶园大部分介于烂石与砾壤之间,小部分为黄土,所产的岩茶有“岩骨花香”的品质。
土壤的酸碱度与茶树
茶树对土壤酸碱度的反应,特别敏感。衡量土壤酸碱度的化学符号是ph值,以ph7为中性土壤,7以下的是酸性土壤,7以上是碱性土壤。
茶树是耐酸作物,以ph4.5-6.5最为适宜。这是为什么呢?这与茶树根部汁液中含有较多的柠檬酸、苹果酸、草酸及琥珀酸等多种有机酸有关。这些有机酸所组成的汁液,对酸性的缓冲力比较大,而对碱性的缓冲小,这就是说,茶树碰到酸性的生长环境,它的细胞汁液不会因酸的侵入而受到破坏,这就是茶树喜欢酸性土壤的重要原因。
其次,从酸性土壤中所含是微量元素的情况看,它有两个突出的性质:一是含有铝离子,酸性越强,铝离子越多。酸性强的土壤,对许多别的作物往往很不相适,其原因之一就在于铝离子过多。对茶树来说情况不同。
化学研究表明,健壮的茶树含铝可以高达1%左右,这说明茶树要求土壤能提供足够的铝,而酸性土壤正好能满足茶树这一特定的要求。而且酸性土壤活性钙的含量不超过0.5%,过多就会有副作用,而一般酸性土壤含钙量恰好符号这一要求。所以它就特别适合于种茶。
参考资料:
1、《茶叶生物化学(第三版)》,宛晓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
2、《茶园土壤物理性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陈子聪等,《茶叶科学技术》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