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本期茶业复兴沙龙移步到弘益,欢迎大家提供场地。上次沙龙在津乔做得很成功,人都坐不下,今天来的人同样很多,场地稍微宽敞点。首先感谢大家抽出宝贵的休息时间来参加我们的活动,我们希望大家在今天能有所收获,一开始我少讲一点,我们尽快导入喝茶的流程,在喝茶之前,先请大家欣赏弘益大学堂茶道美学展演。
李扬:感谢茶师的表演,下面请茶师入席、行礼、入座。接下来就正式开始今天的茶会,第一泡茶,是攸乐,攸乐的地位是很独特的,近些年古树茶的抬头是从古六山开始,我们今天关注较多的是易武、曼松。当下,同样具备产量和质量的攸乐似乎不受重视,有人说环境有问题,有人说工艺问题。但其实本质原因可能并非如此。目光聚集之处,金钱随之而来。但今天不用去探讨商业问题,我们今天喝懂攸乐就可以了。在未来,攸乐有很大潜力。大家在喝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请黄小元老师和李乐骏老师讲讲。
李乐骏:今天是教师节,祝老师、茶师们节日快乐,欢迎大家到弘益来。今天大家所喝到的这个古树普洱研习品鉴样,我们没打算把它算作商品茶的范畴,我们之所以叫它为研习品鉴样,就明确了这是我们弘益大学堂在教学中会使用到的工具茶。
为什么我们要出这款工具茶?前段时间我看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谈教育的书,《大学一解》,其中提到一个“从游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通俗来讲就是说教与学,就像大鱼带小鱼,小鱼跟着大鱼的动作游,游出了肌肉记忆,小鱼就会游了。我们说茶师,以茶为师,所以标准要找对。
做这个研习品鉴样的过程中,我们遇到很多问题,去年和专家开始筹备研发,过程其实很艰辛。我今天还想谈谈对古树普洱茶的一点看法,我认为古树普洱茶认知发展大概经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无法搞明白的阶段,我第一次听说古树茶是在90年代末,那个时候省里面就有领导提出保护古茶园。但因为尚处在研究工作的萌芽阶段,很多问题其实没有条件搞明白。
第二阶段是从无法搞明白到可以搞明白,这个阶段,大量专家学者都做了研究,在今天现场的詹英佩老师、周重林老师都在这个阶段做过研究。古树普洱茶在这个时期,很多基础信息逐渐清晰明朗了起来。
第三个阶段:在可以搞明白中也可以不搞明白,明白和不明白中存在很多暧昧和信息不对称。这大概就是我们现在所身处的一个阶段,因为某种商业误导,古树茶被过分复杂化,神秘化。作为消费者和茶人,在品饮古树普洱茶中走过很多弯路,我个人都还半头雾水。
第四阶段:我们想倡导的是不仅搞明白,而且做到传播明白,把正确的知识传递给大众。
第五个阶段:是从产业角度出发,对有意义和无意义的部分作出取舍。如果古树茶从小众化到微众化,最后会到那棵树,从单株走向单叶,我觉得会是悲剧。上面谈的五个部分,是我个人认知,今天大家都在喝,希望给我们提意见。
这套研习品鉴样制作的过程中,我们尝试了很多方法,没分到村寨,只是分到山系,我们找大鱼,来品鉴。茶界现在老师很多,今天一打开手机好多人祝我节日快乐,三人行必有我师,祝大家节日快乐,在和茶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智慧。
黄小元:今天借用这套品鉴研习样来探讨古树茶的未来,把现在的江湖变成一个更好的江湖,可它还是江湖。而我们真正希望的是,协助古树茶慢慢找回它本来的最朴素的状态,让江湖恢复宁静,让古茶园安静下来。江湖之所以纷争,其根本原因在于江湖茶人的心堵了,我用三句话来描述:几十岁的人把几百年的古茶树给看低了;几万元一公斤的古茶把月收入几千元的消费者给喝懵了;几十年的收藏让几个月的潮湿给藏怕了。
李扬:第二泡茶,喝布朗,最早火起来的片区是古六山,接着班章的崛起点亮整个勐海,首先班章带动的是布朗。这款布朗山,我喝过,和以往布朗山的浓烈不一样,这款布朗要柔和一点。我想应该是出品方和我个人审美相似,柔和一点,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这是我希望的,也是一直在引导的。接下来请黄老师继续发言。
黄小元:我们今天对于古茶的认知,主要依靠西方科学思维下的物质观,但它是非常有限的!古树茶首先是一种饮品,但它不局限于此,它应该具有更深更高的内涵。我与乐骏兄认为,我们这套品鉴样应该具有高度健康,高度价值,高度人文三方面的价值。
李扬:谢谢黄老师的分享。这茶不仅仅是喝,还可以涌现出好多想象不到的东西。这款布朗,大家喝了一两杯,是不是比常见的淡雅、柔和,我观察到刚刚猫猫记笔记很认真,我想请她发言。
李扬:猫猫的品鉴很精准,喝茶最重要的就是干净。经常有人拿茶给我喝,我都会说,这茶是喝不死人的。其实就是告诉他这个茶做到了化学干净。在我看来,茶的干净有三个层面,化学干净、加工干净、环境干净。如果一个茶连化学干净都做不到的话,你觉得它会不会喝死人?这是我们当下的一个痛点。我希望我们未来不用讨论这个问题。接着讲茶,这个茶我觉得很好喝,我就只是说这个是很好的茶,大家努力去找特点,喝到它的干净。下一款茶,我会喝到勐宋,有没有主动想发言的。
茶友:古树茶,我其实接触的比较晚,参加弘益的课,如同打开另一个世界。喝攸乐的感觉就是温和,像一个可亲的美女,静静的,我会喜欢和她在一起。布朗一开始像一个勇猛的武士,6、7泡之后,就感觉得到面具之下,勇武之下,有颗温柔的心。
茶友:很干净、很像美女。我觉得很适合女同志喝。
道道:我来自普洱,开了500公里的车,为了这个活动专门过来,我之前也在弘益上过课。茶业复兴每周都有沙龙,我们在普洱没有这样好的氛围,很羡慕。之前的茶友说的很好,我代表产区,想说的是,我们云南出了两个茶叶平台,弘益大学堂和茶业复兴,这两个机构,给我们在茶区的生产和茶文化推广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现在茶界百花齐放是很好的局面,今天品鉴的这几款茶不是所有古树茶里面最好的,但是绝对是干净卫生,我们在教学中也用茶样,很难选,弘益大学堂做的这个开端非常好。
李扬:道道姐是千里来点赞,很不容易。我们在喝的第三款茶是勐宋,勐宋在江外的地位比较尴尬。但其实勐宋本应该是最牛的,首先那卡是贡茶;滑竹梁子是版纳之巅,勐宋的茶有最高的浓度,这是茶树的一个特性,茶树是维管束植物,海拔高,大气压不足,茶树吸水不足,就用渗透压弥补,这就必须提高细胞液浓度,这对植物来说是生存,但是对我们来说,这就是内含物质。
西双版纳化学上浓度最高的茶就在勐宋,这款勐宋可以代表该区域的特点。勐宋保塘的植被是很丰富的,森林覆盖率高,树很大,喝这个地方的茶,滋味很平衡,这样的茶为什么卖不高,因为它错过了商业抬头的契机,正因为这样,我们今天才能静下心来细品。大家抬起茶杯仔细的喝,一会请大家主动发言。
周重林:今天喝茶的顺序安排的很好,喝茶顺序很重要。今天我们说找对师傅比找对茶重要,因为我们个体都是有偏见的。今天是茶业复兴第38期,我们更多听大家对茶的描述。茶是什么样子,关键在于认知和表达。
我最近在看《人类简史》,书中提到,人之所以成为人,一是会讲故事,二是学会做农业,这到现在都没变。书中还提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人类驯化了小麦,还是小麦驯化了人类?会种小麦之后人变懒惰,营养单一,少了很多乐趣。反观古树普洱,我们也需要问这样的问题,是我们驯化了古树茶还是古树茶驯化了我们?
普洱茶前十年发展依赖越陈越香,最近几年依靠的是古树茶。詹老师是进行古树茶调查描述的第一批学者之一,树一直在那里,是什么发生变化?我们对它的认知发生变化。我们做的是描述工作。
每次到深圳,都有人找我斗茶,每次都是我赢,主要是因为我的词汇量多,这是一种认知路径。刚刚有两位外地朋友过来观摩,一看我们今天的活动现场很吃惊,我们要输出的就是这样一种方式,真正意义上到了过日子的时候,找到衣服、找到水。
今年5月份乐骏我们到宁波参加雅集,许嘉璐先生说这是他第一次参加雅集,这才是中国人独有的。最近的是习近平主席请奥巴马喝茶,彭丽媛请各国夫人喝茶。现在是中国茶的一个好时代。
我们的沙龙做到38期,和六大茶山每周固定喝茶,喝了60多场,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找到追寻历史的方式。很多人去过、喝过但是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也是王羲之写《兰亭集序》发出的一个邀请,我想很多年后也会有人和我们一样坐在这里认认真真喝一杯茶,想到我们。
詹英佩:各位老师,教师节快乐,感谢大家远道而来,有你们的关注,普洱茶才会越来越好,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品鉴样中的茶山。倚邦现在有很多清代的遗存,乾隆皇帝是喝过倚邦的,倚邦茶很珍贵。攸乐在景洪,是基诺族居住的地方,改土归流的时候在攸乐山成立了攸乐同知。
大勐宋是哈尼族、拉祜族居住的地方,茶树大、海拔高,茶很有特点。布朗山乡也是布朗族最多的地方,山上还有拉祜族、哈尼族,研究和谐文化的学者应该去去布朗山。蛮砖在象明,挨着蛮枝,蛮砖主要是汉族和彝族,蛮砖古茶树最多的是曼林,那里还有很多古碑,清代就有很多人居住。
革登靠近蛮枝,革登也是汉族和彝族,它和孔明山很近,革登面积不大,留下的茶园不多,产量很低,很难买到。蛮枝的大青树很有故事,当年发生过著名的“麻布朋”事件,西双版纳的改土归流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贺开在勐海,靠近老班章,是拉祜族居住的地方,拉祜族是历史很悠久的民族。景迈属于澜沧,布朗族和傣族居住。景谷是无量山的,非常古老,我的第四本书就是写无量山的,大量的藤条茶就在无量山,景谷是汉族、傣族、拉祜族居住的地方,是澜沧江中游的主要产区。
李扬:我们今天喝的第四款是倚邦,倚邦的地位是起伏的,曾被易武取代,曼松的崛起,又让倚邦受关注。十年前我们就在纠结倚邦小叶种,植物学的分类上,整个云南原产的茶,除了昭通的一些茶,昆明十里香,安宁宝洪茶等归在小叶种,其它原生的茶大都归在云南大叶种,只是我们的茶农同胞会把云南大叶种成为大叶茶、二叶茶、细叶茶。我们前段时间在勐库看到云抗10号,当地人就会说这个小叶种,卖不起价格。在茶农兄弟那里,云抗10号都被称为小叶种,倚邦小叶种的称呼,大概也是这样来的。它相对叶子小,所以叶面蜡质结构多,香气成分高。
杨绍巍:我是过来以后才知道这个主题茶会,津乔一直致力于勐库茶区,对云南其他茶山都还在了解和学习之中,所以这样一套研习品鉴样对我们是非常有意义的,就像乐骏说的,这不仅仅是一种商品,是一套学习工具,它让我们有机会品鉴到云南各大茶山的风味,对学茶的、消费者和从业者都非常有意义。
李扬:下面请黄老师再补充一下。
黄小元:这个产品就像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提出一山一味,一套一味,一人一味,就是这款茶品带给我们的体会。只有认识到这点才能认识到古茶的丰富多次,学会去尊重每一个。总之,我总结这款品鉴装为九个字:感受真、体验美、分享爱。它真实反映了云南古茶的现状,具有创新思想,富含人文精神,体现当今年轻茶人不断追求真理的茶人风范,可以从中恢复对古茶收藏的强大信心。
李扬:非常感谢黄老师用心的讲解,最后的时间交给李乐骏,做一个拔高。
李乐骏:刚刚回到学生身份,一直在听大家讲。今天听大家在发言过程中有两个词出现的频率最高,第一个词是“外行”,我和重林共同的朋友罗军曾和我们说,在武夷山,如果人家问你这茶好不好,你一定什么都不能说,不点头,不摇头,沉默一下,再喝茶,就是高手。
我去武夷山,找不到天下第二的茶,都说是天下第一。所以在武夷山不能讲话,一说就错。
这套茶我送给很多人喝,得到的反应就是都是些什么名字,令人发指,念都不会念。打个比方,这对很多外行来说,就像突然有人说送你十二种纯种狗,你记名字都很难。我们做这个研习品鉴样,我们是想让真的外行来了解古树茶。
大家第二个谈到的词是“好茶”。这泡茶,不是典型意义的好茶。如果它是好茶,就有悖于我们的初衷。你去吃蛋炒饭,要吃天下最好吃的蛋炒饭,这不难,最难的是去吃最像蛋炒饭的蛋炒饭。最标准的蛋炒饭,才是最难的。大益的7542和7572,一直在延续,就体现了做到标准是最难的。
我过去一年一直在争辩,是做一个好茶,像功夫界中的李小龙一样光芒四射,还是像叶问一样,去开创一种局面,告诉大家功夫的本来面目。我想我们要做的,是像叶问一样,告诉大家功夫的本来面目,诸位可以去成就一个个功夫高手。我更愿意让这套研习品鉴样成为砖头,脚踏实地,正本清源,一直陪大家研习进阶。它就是一块普通的红砖,不是大理石,也不是玉。但踩着它,你会在茶路里走的更正,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