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交流站 >

中国历代文人与茶的情缘

时间:2023-09-12 11:14来源:《文汇报》 作者:卢一心浏览:
自古以来,文人与茶关系密切。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宋代八大家之苏轼也有诗云: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 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
普洱茶
 
  自古以来,文人与关系密切。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宋代八大家之苏轼也有诗云:“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 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诸如此类诗句,不胜枚举,不必多提。
 
  在近代文人中,林语堂算是个茶道高手,他的“三泡”说,风趣幽默,道尽茶道与人道的奥妙,被广为流传。他说,“严格地论起来,茶在第二泡时为最妙。第一泡譬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为年龄恰当的十六岁女郎,而第三泡则是少妇了。”林语堂果然是个生 活幽默大师,令人佩服。他还说“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真是精辟之极。已故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对茶道也很有研究,她说:“饮茶必饮三道,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清风。”把茶道和人道完全融在一起。林语堂的“三泡”说和三毛的“三道”说是否得自曹雪芹在《红楼梦》里 有关妙玉“三杯茶”描写的启发,或纯属“英雄所见略同”我不得而知,但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妨请看──
 
  妙玉拉宝钗和黛玉吃“体己茶”,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塘医賨”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賨,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 “点犀姨”。妙玉斟了递与黛玉。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后因听了宝玉的逢迎话,妙玉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120节蟠虬整雕竹根的大盏来。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来年蠲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对不同的人,奉不同的茶,选不同的茶具,妙玉品茶之精,超凡脱俗。茶到 了妙玉手里,已经不只是解渴之物,还演绎成一种形式,一种消遣,一种讲究,更赋予一种品格和格调。难怪妙玉会得出这样的高论:“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更绝的是,在《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中,凤姐儿送给林黛玉两瓯茶叶,并打趣道:“……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儿?”凤辣子真不愧为凤辣子,一句话就把茶和婚姻联系在一起,惹得黛玉娇羞无比。中国传统文化常让老外惊叫原因就在这里。
 
  其实,讲到茶和婚姻的关系,早在宋朝就已盛行。那时,聘礼又叫“茶礼”,行聘礼俗叫作“下茶”,女方接受聘礼以后,叫做“吃茶”,回礼一般选用果物,有时也加上茶。至今中国很多地方的农村还把订婚叫做“受茶”,把订婚的礼金叫做“茶金”。如果男女双方 都有意,就会约定时间成婚,婚礼往往广邀宾客,大摆宴席,其中茶、酒和奏乐是必不可少的。清代,结婚的礼仪演化成系统化的“三茶之礼”,即求婚时的“下茶”、婚礼上的“定茶”以及同房时的“合茶”。由此可见,中国茶文化早已深入民间并演绎成一种契约式的婚姻伦理,蔚为大观。
 
  老舍先生更不愧为茶道高手,他还能把茶喝成一门艺术。他在《多鼠斋杂谈》中写道:“我是地道中国人,咖啡、可可、啤酒皆非所喜,而独喜茶。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的确,老舍生前有个习惯,就是边写作边品茶,一日三换茶,泡得浓浓的。以清茶为伴,文思泉涌,难怪能创作出《茶馆》这等不朽名篇。北京的老舍茶馆中外闻名,举凡游客不到老舍茶馆走一趟喝一碗茶必引为憾,尤其是文人墨客。鲁迅先生喝茶也颇有讲究,他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必须要有工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的感觉。”还有他的兄弟周作人干脆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苦茶庵”,并在经典散文《喝茶》中写道:“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两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 可抵十年的尘梦。”他还说:“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美的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由此可见,文人与茶自古就有着一种割舍不了的情缘,或称其为气味相投更加合适吧。
 
  不过,话说至此,不禁想起公元850年,阿拉伯人通过丝绸之路从中国获取茶叶,17世纪末,英国东 印度公司每年从中国进口4000吨茶叶,从而获得了巨额利润。继而想到,宋仁宗皇帝庆历四年(1044)十月,宋元昊签订不平等条约,同意每年以赏赐的名义,分多次无偿给予西夏大量物资,除银、绢外,茶叶作为西夏索取的大宗物资,春季给2万斤,干元节给5千斤,贺正节给5千斤,加起来,宋朝每年要无偿 “赐”给西夏茶叶达3万斤之多。
 
  其实,茶成为朝庭“贡品”,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茶也因此肩负起不可承受之重,这是让人始料未及的。 然而,中国人爱喝茶,这是永远改变不了的事实,可贵的是,中国人在喝茶过程中还能悟出许多人生哲理,并做出很大学问来,这是让外国人不得不叹服之处。正所 谓茶里乾坤大,中日月长。人生如茶,茶如人生,茶道即人道,正是此理。其实,善饮之人,早已超出一般茶的概念。也就是说,对于一个真正懂茶之人,万物皆茶,皆能品出人生的味道。当然,关键在心境,在超然的心态和人生观,有了它,喝什么茶都是香的,这就是境界。不过,如此一讲,《红楼梦》里有关妙玉“三杯茶”的描写似乎就显得有些过于执着了。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文化 普洱茶 中国茶 喝茶 普洱 好茶 茶叶 饮茶 茶具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茶包装的时尚与沧桑
普洱茶包装的时尚与沧桑
茶叶的包装纸
茶叶的包装纸
茶性不同储存方式也不同
茶性不同储存方式也不同
云南旅游可选茶山
云南旅游可选茶山
血糖稳定剂:普洱茶
血糖稳定剂:普洱茶
饮茶的情调
饮茶的情调
普洱茶茶区拼配
普洱茶茶区拼配
关于茶垢的哪点事儿
关于茶垢的哪点事儿
茶小姐们的择偶宣言
茶小姐们的择偶宣言
茶桌上的精灵之茶宠
茶桌上的精灵之茶宠
对肝脏有益的几种茶
对肝脏有益的几种茶
中国茶道是“美的哲学”
中国茶道是“美的哲学”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