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是现在炒得异常火爆的茶品,其实早在清朝时期就做为贡茶上贡给朝廷了。不知怎么中间有段时间此茶就没什么名气甚至变为普通的茶叶,在一些以肉为主食的少数民族间饮用。而近几年普洱茶又开始活跃于茶市,但很多茶商为了销售通常会说出很多谎言,以下是普洱茶界常见的八大谎言,购买茶时一定要警惕。
谎言一、喝普洱茶可以改变酸性体质
食物酸碱论,在很长时间内成为一个人们关注健康饮食的热点,“多喝茶能让你的酸性体质变为碱性体质”,“苏打水呈碱性,所以多喝苏打水可以变为碱性体质”,更有甚者说,碱性体质可以生儿子(纯属胡扯,生物老师没有告诉你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么?)。
真相:食物酸碱不会影响你的身体,你的身体会自己调节的,在胃中,食物酸性强些,如含叶酸,醋酸多一些的,胃酸会分泌少些,食物碱性强些,如小苏打,食用碱,胃酸分泌得就会少些,胃液的PH值总是在0.9-1.5以利于食物的分解和吸收,相对于胃酸来说,任何食物都没它酸性强。科学实验发现:新生茶的PH值总体来说是在6—7范围之间,属于弱酸性。而熟茶与老生茶在后发酵的过程中,茶叶会从酸性变成弱碱性,所以具有养胃护胃的功效。
一种非生活必需品,一个市场刚开始成长成熟的产品,远不可能一下子就做到奇货可居的程度,个别厂家拿不到一定级别一定产区的特殊茶的特优原料实属正常,但还不至于紧张到买不到原料。在经济富裕的时代,普洱茶不是一种无可替代的茶叶,因此也就不存在无货可用的情况。
真相:炒作原料奇缺无非是给自己的茶口涨价寻找更为充裕的理由,不可不当回事,也不可太当回事。
普洱茶
谎言三、普洱茶的保健功效是因为选料上乘
普洱茶的良好的生长、生态环境,造就了普洱茶的优秀品质,渥堆和后天发酵保持了普洱茶的特色,也带来了很好的保健功效。
真相:任何茶叶发酵后都能产生有益成分。降血脂、降血压、减肥、美容、防止动脉硬化,甚至还能抗癌等等这些作用也并非普洱茶所独有。从选料上来讲,普洱茶只是价格低廉的边销茶,当地人从来不喝,直到今天,很多云南人也不喝普洱茶,一是价格原因,一是饮茶习惯的关系。
谎言四:普洱茶年份越老保健功效越大
真相:有关专家认为,超过40年的老茶,有效成分已经消失殆尽。而现在市场上老茶满天飞,30年、40年、70年、80年的老茶比比皆是。"可以说市场上卖的老茶99%都是假茶。"油盐酱醋茶,普洱茶只是一种普通的民用品,现在留下来的老茶,当初都是喝剩的东西,在战乱和困难年代,谁会有意识地精心呵护一饼茶叶呢?现在市场上存在很多这样以次充好的普洱茶,甚至很多地区销售的普洱茶是用报废的绿茶、红茶、乌龙茶来冒充的。"
谎言五:普洱茶的茶叶有生茶和熟茶之分
真相:渥堆发酵后的普洱茶加速了普洱茶的陈化,渥堆夺去了普洱茶的一些东西,也赋予了普洱茶一些有益的元素;生茶则是保持了传统普洱茶的一些优势,通过时间的转化来感悟普洱茶的厚重。生茶与熟茶没有绝对的界限,仅是工艺上的差别而已。
谎言六:云南没有小叶种的茶叶
从产地或产区上来强调一种概念,认为云南没有小叶种的茶叶,这也是一种误导。云南大叶种的普洱茶的形成与云南省独特的气候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高山茶园和古茶树都是大叶种为主,一些后来经人工改良或栽培的茶叶很大一部分是大叶种,但这并不等于说是云南省没有小叶种。像用来加工成为花茶、红茶的一些茶叶原料中就有小叶品种。
真相:叶种说到底只是个生物学的问题,喝茶,适合最好。
普洱茶的存放将直接影响到茶叶的陈化。传统意义上的普洱茶只有干仓没有湿仓,湿仓是不法茶商急功近利而产生的,湿仓是一种人工催熟的过程,违背自然陈放规律,是不该被提倡的做法。而干净、通风的存放环境是普洱茶得以很好地转化的前提条件。
真相:宁选干仓便宜茶,不买锁喉湿仓货。
谎言八:大厂必定优于小作坊
这是一个伪命题,只能说大厂具备做出好茶的设备条件,但这些条件不是做好茶的必要条件。比如在大酒店能做出好菜,在家里也一样能整出宴席来一样。只不过QS认证严格实施以后,大厂更加名正言顺,小作坊则处在了被取缔之列。小作坊想要生存下去,需要进行很多的调整与改善,以适应整个的发展需求。
真相:传统的普洱茶加工工艺是以纯手工或小作坊为主,但现代食品卫生安全的要求,必须有一个整洁卫生的操作环境。特别是这种直接入口的食品。从品质上来讲,大厂做出的茶叶未必优于小厂,关键看厂里采购了怎样的原料,烂菜叶子是炒不出美味佳肴的。所以,选茶不能只看出身,最主要还是要看一看、喝一喝、品一品。
在我看来,喝茶其实就是一个特别随心随我的过程,一杯一盏,每一口茶入喉,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好喝不好喝,喜欢不喜欢都在自己,只要当下入喉的滋味得你的心意,何必在乎那么多条条框框呢?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