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面对一款普洱茶,在未曾品饮的情况下,可能首先是根据产品原料来判断茶品可能会呈现给我们什么样的滋味。而关于原料,我们通常会关心它的产地、树龄以及仓龄,尤其熟茶原料的年份我们会更加在意,以及拼配还是纯料、是春茶还是秋茶等。
首先来看产地,目前比较常见的普洱茶大多数来自于勐海茶区、易武茶区和临沧茶区,然后各个茶区往下再细分为各种寨子、村子、山头。至于一款茶得原料产地到底可以具体到什么地步,就得看厂家和产地知名度了。一般情况下,如果原料产地很是出名,那么即使是小村寨也一定会写清楚的,但倘若那地方实在太小,几乎不被世人所知,那么就只能往上一级说了。比如某款茶原料选自易武茶区倚邦茶山下属的某个自然村,但是这个村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很陌生的,因此这款茶也就源自倚邦茶山了。这也是导致某些人说怎么这款茶和我上次喝的这个茶山的另一款茶不太一样的原因之一,毕竟各个茶山不同村寨的茶可能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而关于产地的选择,就得具体看选择人的口感喜好了,不过比较有名的茶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了解了产地,我们将进一步了解树龄了。对于普洱茶,我们的好感一定是与树龄成正比的,树龄越大,那么在我们看来茶品的分值就越高,几十年与几百年的就不在一个档次上,两三百年跟七八百年有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说有上前年的树龄那就更加完美了。当然,在实际情况中,其实很多产品的树龄情况表现并不是很清晰,当然具体到多少年树龄的也有,但依旧是个概数,而且大部分情况下是老树茶、古树茶这样模糊的概念,虽然不能确定这老和古究竟代表着多少岁月,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其吸引力还是有所不同的,毫无疑问古树茶更具魅力。
说到树龄,就不得不说原料的仓龄了。在普洱茶的原料介绍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说法:产品采用某地5年陈料压制,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虽然产品是新压制的,但原料已经存放5年,有了一定的转化了,所以不必担心“新”的问题。这一概念也凸显了普洱茶与其它大部分茶类的的区别,普洱茶的一个魅力点其实就在于“陈”,总之时间越久越好,原料也一样,而这恰好是很多茶类最忌讳的。所以一款普洱茶原料的仓龄也会给产品加分,尤其熟茶更是如此。
说到新陈,我们再来说原料到底是什么季节采摘的问题。同大部分茶类一样,普洱茶春茶也是最受青睐的,但是普洱茶里也存在一部分秋茶。对于这个问题,好像大家都很容易忽视,商家很程序化地对原料进行了春茶的判断,只有极少数的商家会很明确的说明这款茶到底是春茶还是秋茶。再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原料春还是秋的选择也就显得几乎没有必要了。
此外,再说一个原料等级的问题,本身原料等级不等于原料品质,更多的涉及到一个嫩度的问题,也就是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的问题,虽然说等级不等于品质,但我们往往有物以稀为贵的心态,更加倾向于等级较高也就是嫩度较高的产品原料,对于熟茶的宫廷级尤其偏爱。但是在实际产品介绍里,这一块的内容相对弱化,但是我们可以自己根据产品外形进行判断与选择。
最后要说的一点就是是否为纯料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纯料是很受追捧的,而与之相对的拼配料似乎就很不好。但是随着近几年拼配工艺的醇熟以及人们思想的转变,对于拼配已经没有那么贬低并接受,而且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现在市场上大部分产品其实都是经过一定拼配的(更多涉及工艺的问题,就不在此深究)。
一般而言,对于普洱茶原料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树龄和仓龄自然是很好的,至于具体的原料产地就基于我们个人的口感喜好了。当然,原料也会由于后期工艺及环境等一些因素而有所改变,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为好。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