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总喜欢站在过去的角度思考未来,乐于将已有的经验套用到相似或相近的事物上,惯常于用熟悉的事理解释未知和不熟悉的领域,这样最能节省认知成本,也不用深入思考和分析,简单暴力有效。
这就是无数缪误、认识偏差的来源,闹剧、悲剧也由此诞生,对熟茶的认知也是。
就六大茶类的划分和加工工艺来看,茶叶成品的品质由原料的品质决定是行业共识,茶叶成品基本上是在初制茶的基础上对外形、卫生状况、包装等进行提升而制成的,也就是说初制完毕的茶叶是成品茶叶的原料,于是有人就会想当然的认为熟茶的原料就是晒青毛茶,不要觉得奇怪,绝大部分人就是这么理解的,其中就有你。
可以很明确的是,这是一个致命的认识误区,这么解释熟茶那完全就乱套了,争论会没完没了。因为在再加工茶类中成品茶与原料之间是性状一致的关系,红茶成品品质由红毛茶品质决定。如果红毛茶香气蜜香、滋味甜爽,汤色黄明亮,成品茶也会基本上继承这样的特质;黑毛茶汤色黄褐、香气陈香、滋味甜醇,成品茶也会传承这样的品质特点,那熟茶呢,如果晒青毛茶汤色金黄,香气兰香,滋味苦重涩弱还回甘,你敢说熟茶汤色金黄、香气兰香诸如此类的吗,这不扯吗,你要敢说,那就是满嘴跑火车!
这是为何,这涉及茶叶加工的工序问题,除熟茶以外的其他茶类,基本上是初制完毕后进行精制,包括筛分、风选、过静电,捡剔,匀堆、如果是生茶还要蒸压,烘干,然后包装等等,而熟茶必须在晒青毛茶入厂后进行潮水渥堆发酵,进过30-40多天的转化后形成熟毛茶,熟毛茶再经过如上的步骤后才会形成成品,而我们购买和接触最多的基本都是成品熟茶,相信熟毛茶基本没人愿意喝的,不过你想喝的话我也不拦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