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上的黄点不一定是金花很可能是黄曲霉
时间:2023-10-21来源:微茶道 作者:微茶道浏览:
次
普洱茶界向来有白霜可见,金花难觅的说法,这里说的金花是一种菌,学名:冠突散囊菌,是一种对人有益的酵素类菌,极为珍贵。 金花菌本身无营养,但其能产生一种酶,促进茶叶中的蛋白质、茶多酚、淀粉类物质,转化成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这种物质优化和提升了普洱茶的色、
普洱茶界向来有“
白霜可见,
金花难觅”的说法,这里说的
金花是一种菌,学名:冠突散囊菌,是一种对人有益的酵素类菌,极为珍贵。
“
金花菌”本身无营养,但其能产生一种酶,促进
茶叶中的蛋白质、
茶多酚、淀粉类物质,
转化成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这种物质优化和提升了
普洱茶的色、香、味品质,使其更甘甜爽口,且能增强人体机能,改善人的阴阳平衡,同时能有效抑制有害霉菌的生长,继而帮助人体抵抗疾病的入侵。
但
金花较为罕见,
普洱茶的陈年的茶品中才能出现
金花,有一些必要的前提条件:
③“冠突散囊菌”存在于茶
原料内,或在制成品后
摊晾过程中有此类微生物附着。
三大条件缺一不可,才能在以后的储藏过程中逐步生长形成
金花。陈年
熟茶相对陈年
生茶中的“冠突散囊菌”出现几率更高些,但也是相当少见。因为“冠突散囊菌”的孢子不容易在
熟茶的
渥堆发酵过程中大量存活。
以上因素使得
金花成为
普洱茶市场上的“稀客”,然而经常有人在茶上发现一些小黄点,以为是
金花而喜出望外,千万小心,这些黄点很可能是剧毒的黄曲霉。
黄曲霉属强致癌物质。外观呈黄色片状分布,生存于潮湿温热的环境中。在
普洱茶“
湿仓”情况下常易滋生,“造旧”的
普洱多产生黄曲霉。
1. 黄曲霉造成霉变后又干燥处理的茶,霉菌体干瘪,形状不规则,呈黄褐色或黄白色;
金花任何时段都是金黄色饱满的圆形颗粒。
2. 在休眠期,黄曲霉只有黄色粉状孢子,但在生长期一定有菌丝形成;
金花不会有菌丝存在。
3. 黄曲霉的孢子颗粒极细微附着不紧,容易吹散落成粉状;而
金花附着紧实,不易掉落。
4. 黄曲霉是丝状或粉状成片分布,为浅黄色,在茶的表面就可看到;
金花通常在茶饼、砖、沱的内部,为点状颗粒,呈金黄色,茶面分布时即便有颗粒同处分布,但个体清晰,间界清楚
黄曲霉霉变茶,
汤色黑红或棕黑,浑浊粘腻,味道有霉变味;而有“冠突散囊菌”的茶品,茶色红亮,且较普通茶品更加清澈透亮,口感滑顺,甜香,极耐
冲泡。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