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茶”最早记载在清代《陇蜀余闻》里,供皇室“清明会”祭天祀祖之用。从建国以后到现在,人们逐渐淡忘“清明茶”的祭祀之俗,取而代之的是慢慢演变为各种关于清明前上品茶的各种品牌。
什么是清明茶?
清明茶,是清明时节采制的茶叶嫩芽,新春的第一出茶。
关于清明茶的品质特征,凡是红茶和绿茶,它们的外观都是条索紧结,茶叶肥壮厚实,有较多毫毛,珠茶颗粒分明,既圆又紧,色泽乌润或绿润,香气馥郁者为佳。如果冲泡的话,茶叶下沉杯底较快,香气会很浓烈而且很持久,滋味相当醇厚。绿茶汤色的话是绿中透黄,红茶汤色则鲜红艳丽明显带有金圈;叶底柔软厚实,正常的芽叶多,脉络清晰细密,叶缘的锯齿则基本不太明显。
清明茶的品质特征
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因为古人在寒食节有禁火三日的习俗,三日内不生火做饭,故称“寒食”,因此火前茶就是明前茶。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在杭州观看龙井茶采制时,曾作诗《观采茶作歌》,有句云:“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
清明茶的制作方法
1、杀青: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2、揉捻: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3、搓团:显毫搓团,显毫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4、烘干: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清明茶的功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