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交流站 >

茶源自中国为什么日本却以“茶道”闻名世界

时间:2023-10-30 11:51来源:优茶大数据 作者:优茶大数据浏览: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又云,古人有八大雅事,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茶源自中国,可你知道为什么以茶道闻名世界的却是日本吗? 茶道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最开始是僧侣用来凝神冥想的一种仪式。而唐代赵州从谂禅师就曾经
普洱茶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又云,古人有八大雅事,“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茶源自中国,可你知道为什么以“茶道”闻名世界的却是日本吗?
茶道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最开始是僧侣用来凝神冥想的一种仪式。而唐代赵州从谂禅师就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演变成了分享茶食的仪式。
日本茶道是日本的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它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
日本的茶道,看比喝更重要,注重的是喝茶的形式。除了色、香、味、水质、火候、茶具之外,它还有一整套的仪式,点茶的动作、姿势、表情,甚至进门先迈哪只脚,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得越雷池一步。茶道之魂,寓于这一套仪式之中。
 
饮茶场所——迈脚有讲究,先在茶庭消火气
日本的茶道品茶是很讲究场所的,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而在日本最能体现茶道本质的,是茶庭与茶室的设计。
茶庭与一般的庭院不同,这里有的只是寂寥。在正式进入茶室之前,客人先要在茶庭里徜徉,净身净心。这意味着,茶道中的茶庭,不是供人玩赏的,而是修行的道场。这里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每一条篱笆,无不凝结着主人的苦心,散发着“和、敬、清、寂”的气息。经过这样一番净化,来到茶室时,客人内心的火气已经消尽。
值得一提的是,茶室的门很小,只有半米多高,客人须跪着才能进去。茶室通常较小,除了壁龛和地炉,就是空旷的榻榻米,壁龛里挂着高僧的墨迹,内容与本次茶会有关。进入茶室后,客人首先要向墨迹行礼,仔细拜读。
 
接待宾客——专门的茶师进行茶道表演
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是茶道仪式的主要部分,都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接待宾客时,由专门的茶师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规则依次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
其中,茶道表演最引人注目的是点炭与点茶。点炭表演最深印象是它的洁净与优美,茶道用炭精致得像古老的工艺品,使用之前还要擦洗晾干。整个点炭过程,客人们围着地炉,静静地欣赏主人的表演。
点茶的过程,其庄严的程度不亚于牧师主持一场小型宗教仪式。其中擦拭茶具特别重要。在沏茶之前,主人要擦拭所有茶具,擦拭之前,还要先进行绢巾的操演。主人从腰里拿下白色的绢巾,仔细打量一番,折成三角形,再折小。然后遵照礼仪开始依次擦拭茶罐、茶勺、清水罐和茶碗。其程序是:先用热水清洗,然后用绢巾擦干,擦三圈半,最后将茶碗的正面转向自己一方。
 
茶道品茶——禁戴手表, 轮饮和单饮
茶道为日本人提供了另一个世界。这里禁止戴手表,也没有时钟。这里不许谈论金钱、女色、生意,不许说长道短,话题仅限于艺术自然。
茶道品茶还分为“轮饮”和“单饮”两种形式。轮饮是客人轮流品尝一碗茶,单饮是宾客每人单独一碗茶。茶师将茶献给宾客时,宾客要恭敬地双手接茶,致谢,而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动作轻盈优雅。饮茶完毕,按照习惯和礼仪,客人要对各种茶具进行鉴赏和赞美。最后,客人离开时需向主人跪拜告别,主人则热情相送。在这个过程中,喝茶本身仿佛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喝茶的形式。而茶道的诞生和发展,为日本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精神安乐窝。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普洱茶 喝茶 普洱 工艺 饮茶 水质 茶具 茶道 茶罐 品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点茶道的由来
点茶道的由来
点茶道的发展
点茶道的发展
煎茶道的起源
煎茶道的起源
煎茶道的发展
煎茶道的发展
泡茶道的由来
泡茶道的由来
泡茶道的思想
泡茶道的思想
茶之为物 茶道何解
茶之为物 茶道何解
什么是茶道呢
什么是茶道呢
日本茶道之看比喝重要
日本茶道之看比喝重要
普洱茶道
普洱茶道
明治时期日本茶道入门手册
明治时期日本茶道入门手册
日本茶道七大美
日本茶道七大美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