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前茶”的好,在于其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并且由于采摘时气温较低发芽数量有限,所以更显物以稀为贵。
但“明前茶”的真正含义,可绝不是只与清明节相关。
一、“明前茶”热的由来
俗话说,“早一天是宝,晚一天是草”,古代贡茶如紫笋贡茶、西湖龙井等往往在“惊蛰”(阳历3月5日左右)和“春分”(阳历3月20日左右)时开始萌芽,“清明”(阳历4月5日左右)前就可采茶。于是古人将春茶氛围“社前茶”、“火前茶”和“雨前茶”三种。
这里的“社前”是指春社日前,一般在“立春”后的41天至50天之间,大约在“春分”时节(3月20日左右);“火前”指的就是清明前,“雨前”则是指的谷雨前。
由于古时各朝代皇室对于“明前茶”的重视,造成了民间对于“明前茶”的热捧,出现了“明前茶,贵如金”的现象。但什么样的茶才是“明前茶”?
二、“明前茶”的真正含义
在很多人看来,“明前茶”就是指3月中旬到清明前所采制的春茶,其实不然。
我国南方的茶区由于开春气温回升早,往往春节前后就已经开始采制新茶了。最早的是海南省,在1月份中下旬新茶就已经上市了;云南在2月份的时候也会有很多山头茶芽开始萌发。这些地方第一拨春茶上市的时间,远远早于“清明”节气,春分前、惊蛰前乃至雨水前可能就开始采制了。也即,这些地方的第一拨茶,实际是春分前的茶,惊蛰前的茶乃至雨水前的茶。
随着温度的升高,我国由南往北陆续开始采制新茶。
通常大家所说的“明前茶”,主要是指江浙以及安徽一带的春茶,如大家熟知的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而这些地区要比海南、云南等地茶区偏北,气温回升慢,所以春茶一般要到清明前后开始采摘,而北方茶区如河南、山东,要到4月才开始采摘。
由此可见,通常所说的“明前茶”一词,其所指的根本,应为“品质优异的早春茶树上的第一轮新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