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任何一门知识或技术,无外乎先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就算是不懂开始全背都行,后期在实践中再逐一领悟和精进),同时结合实践(也就是多喝茶,最好的对比喝,一个品种各个级别的一起喝,再同一品种不同产地的对比喝),就可以真正入门掌握。为便于操作性,以下列出提纲实操方式:
一、理论知识
1、初阶:
Ⅰ茶的定义
ⅰ生物学定义:种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科
ⅱ茶树: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
灌木型(主干与分枝不明显,多为小叶种茶树,0.8~1.5米)
小乔木型(主干与分枝明显,多为大叶种茶树,1.5~3米)
乔木型(主干明显粗大,分枝较高,多为野生大茶树,3米以上)
ⅲ茶有根、茎、叶、芽、花、果实、种子
Ⅱ茶叶
ⅱ茶叶的特征(真茶VS假茶)
叶缘有锯齿(16-32对)
有明显的主脉(主脉与侧脉约45°角)
叶脉呈网状结构(侧脉从中展至叶缘2/3处向上闭合成网状)
嫩叶背面生茸毛
起源地点:中国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
中国西南部山茶科植物最多
中国西南部野生茶树最多
中国西南部种内变异最多
中国西南部利用茶最早,茶文化最丰富
最早的茶树植物学名(“茶”)
ⅱ起源时间:至少100万年(贵州茶籽化石)
ⅲ发现者:神农
集大成者:陆羽(茶圣)
参考读物:陆羽《茶经》。
(2)茶的六大分类及其代表作
学茶如何入门?实操方式大解密
2、中阶:
学茶如何入门?实操方式大解密同一类茶的加工工艺基本类似,但是会有细微的不同,比如每道工艺的时间、温度,甚至部分工序的顺序会变化等。正因如此,才使茶能产生如此丰富的品种和口感。(高阶阶段基本可以掌握每种茶的具体加工工艺、流程、时间等)
(2)茶的产区和特点
粗略的分,我国有四大茶叶产区:
(3)茶叶品鉴:这主要以实践多喝为主。
3、高阶
二、实践阶段
茶叶审评八项因子:
这个阶段除了对比多喝外,别无他法。可以是同一款不同等级的对比喝,也可以是同一款不同产地的对比喝,也可以是不同类的茶之间对比喝。多喝,记住滋味、香气等因素如何。比较关键一点,是你学习阶段尽可能保证你喝的是标准的茶,如果一开始被误导,将差的茶认为是好的标准,那以后可就麻烦了。
3、高阶:茶席布置和设计。这主要是对每个人自己审美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