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交流站 >

购买六堡茶要摒弃绿茶思维

时间:2023-11-03来源:六堡人家 作者:六堡人家浏览:
近日,小编和一茶友喝茶聊天,谈话间,茶友极力推崇一款在南宁某茶庄喝到过的极品六堡茶,说是用上等的嫩芽制作,一斤成品茶有8万个嫩芽,价格6000元/斤。小编很好奇,六堡茶什么时候变成了以茶青嫩度,而不是以陈化年份来论品质了,便问茶友喝的绿茶还是六堡茶。茶友言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近日,小编和一茶友喝茶聊天,谈话间,茶友极力推崇一款在南宁某茶庄喝到过的极品六堡茶,说是用上等的嫩芽制作,一斤成品茶有8万个“嫩芽”,价格6000元/斤。小编很好奇,六堡茶什么时候变成了以茶青嫩度,而不是以陈化年份来论品质了,便问茶友喝的绿茶还是六堡茶。茶友言之凿凿的说是六堡茶,商家跟他说是“宫廷六堡茶”,言下之意此六堡茶是宫廷御用,品质极高。那味道呢?小编心有不甘,便耿直的问味道如何,还是六堡茶的味道吗?茶友这时候说,倒有一些喝绿茶的感觉。
六堡茶是属于黑茶的一种,无论是传统农家工艺的闷堆,还是现代厂制工艺的渥堆,其目的都在于更好的培育微生物,促进茶叶转化,再通过长时间的陈化,进行有效的后期发酵,形成六堡茶特有“浓、红、陈、醇”的特色。
一些刚接触黑茶或者六堡茶的茶友,往往抱着一种绿茶思维来购买六堡茶,觉得茶青的嫩度越高,茶叶的等级越高,茶的品质越好。事实真相真的如此吗?小编今天就来说道说道。
 
历史上的黑茶大都是粗枝大叶的
黑茶起源于四川,雅安藏茶是典型的代表,早期的四川茶叶运往西北易马,茶马交易茶的集散地为四川雅安和陕西的汉中,由雅安出发人背马驮抵达西藏至少有2~3个月的路程,当时由于没有遮阳避雨的工具,雨天茶叶常被淋湿,天晴时茶又被晒干,这种干、湿互变过程使茶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导致了发酵,产生了品质完全不同于起运时的茶品,久之,人们就在初制或精制过程中增加一道渥堆工序,于是就产生了黑茶
藏茶由于对原料的要求不高,且耐于存放,非常适合长途运输,成为边销茶的主力。藏茶制作,按不同比例掺加红苔(茶树的红色枝梗),制成茶砖后可以缓慢陈化,新茶较为耐煮,老茶留香稳定。
有一个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就是黑茶从诞生到发展,其目标客户更多面对的不是达官贵人,而是普通的百姓群体。这个事实,在从前远销南洋的六堡茶也可以得到证实,从马来西亚回流的六堡茶老茶可以知道,当时出口马来西亚的六堡茶主要以枝叶粗老的三级、四级茶为主。
 
绿茶等级标准≠六堡等级标准
绿茶的代表洞庭湖碧螺春为例,国家标准的分级是这样的:
即使是三级的碧螺春,对茶嫩度的要求都是很高的“尚嫩含单张,绿尚亮”,文字描述不形象,我们还是直接上图吧。
而六堡茶国标的规定里面,从特级到三级,都是“含嫩茎”或“有茎”的,而我们再从黑茶鲜叶收购标准可以更清晰的体会到。(特级鲜叶:一芽二叶开展;一级鲜叶:一芽三叶开展;二级鲜叶:一芽四、五叶开展;三级鲜叶:一芽六叶开展;)
也就是说,即使是特级六堡茶,加工所用到的鲜叶,都不及三级碧螺春所用到的鲜叶嫩度高。说到这里,读者可能会有疑问了,是六堡茶等级标准的要求定的太低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茶叶的等级标准是制茶的种类和茶性决定的,绿茶是不发酵茶工艺也相对简单,高温杀青(220℃以上)常见于绿茶的加工工序,其目的在于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防止氧化,保持绿茶绿叶清汤的品质,同时去掉茶叶中的青草气,增进茶香
由于绿茶制作工艺相对简单,加上要保持茶叶中鲜活的氨基酸香气,绿茶采摘的当天就可以喝到,鲜活和香气就是嫩茶叶在制茶中的特性,绿茶的好坏直接体现在茶青的品质上,所以,制作绿茶的鲜叶,要求嫩度高。
而六堡茶属于后发酵黑茶,低温炒青(160℃左右)常见于六堡茶的加工工序,与绿茶杀青形式一致但实质不同,杀青彻底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而炒青则只要求抑制鲜叶中酶的活性,不要求彻底破坏,其主要目的是蒸发叶内水分和挥发低沸点芳香物质,利用残余酶促使茶叶内含化合物发生氧化,达到所需品质。
后发酵的六堡茶口感饱满,有茶劲,香气细腻,富于变化。六堡茶的口味更多取决于后期微生物发酵作用,所以,相较绿茶而言,六堡茶对原料的要求不高。
适度加入茶梗和成熟的茶叶,对后期转化更有好处
说了这么多,有的读者可能又会有疑问了,小编你巴拉巴拉说了这么多,只是证明了黑茶可以用粗老的茶青来制作,但你不能拒绝我们一颗追求品质的心啊。你喝你粗老的六堡茶,我喝我的“宫廷六堡茶”,嗯,小编既然叫“巴拉巴拉小茶仙”,就一定会把你巴拉明白的!
 
实际上得先理解“嫩茶叶”和“粗老茶叶”这两个概念。嫩茶叶指的是清明前后茶树发出的嫩芽,是绿茶白茶乌龙茶的主要原料。粗老茶叶茶叶发芽一直到成熟,大约在农历的七月至九月期间采收,俗称“老叶”。它的香气不够清新鲜灵,然而累积的内容物多,有机物质含量比嫩茶叶高,无机物含量也相当丰富,包括磷、钾、镁、硒等多种微量元素,香气化合物达到700种,也比较稳定了,生物学上称之为“内含物完整饱和”。
粗老茶叶内含物质比“嫩芽”更丰富,以还原总糖为例,粗老叶比“嫩芽”要高出许多,六堡茶的后发酵工艺将多糖分解为单糖,我们说六堡茶陈茶的甜味就是单糖的原因,还有,粗老茶叶中的茶梗,看似难看,却内含大量有机物,也是“嫩芽”无法比拟的,含有粗老茶梗的六堡茶陈茶格外耐泡也是这个原因。
一些常喝六堡茶的老茶友,往往更偏爱等级较低的六堡茶,二三级的六堡茶,经过比较好的渥堆发酵,很妥善地储存,并有足够的时间陈化,各方面品质得到大幅提升,口感更有层次、滋味更为丰富。一些茶友甚至更偏爱六堡茶的特殊品类,如霜降老茶婆,茶梗等。
 
小编亲测,两款2012年的厂制轻发酵六堡茶,一款是一级,一款是三级,开汤品饮之后,感觉三级茶入口更顺滑,汤感更厚实,回甘更明显。而一级茶口感略显单薄。
再说回开篇谈到的“宫廷六堡茶”,用8万“嫩芽”制作的六堡茶,是否经过了六堡茶制作过程中的“闷堆(渥堆)”工艺,这么嫩的嫩芽能否经受长时间的自然陈化,形成“浓、红、陈、醇”的特色?会不会很快的“芽头”就会“烂掉”?如果没有闷堆(渥堆)和自然陈化的“宫廷六堡茶”,还能不能叫六堡茶呢?
总之,小编不反对借鉴外来成熟或优秀的工艺,但也要注意符合六堡茶作为黑茶的自身特点,否则,只能是对六堡茶产业的一种“矮化”,甚至导致品质下降。消费者买六堡茶,小编也希望遵循一个基本的评判标准:以黑茶的标准来评判六堡茶,不要以绿茶的标准来评判六堡茶。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渥堆发酵  制作过程  发酵工艺  碧螺春  边销茶  氨基酸  后发酵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绿茶的基本工艺
绿茶的基本工艺
各种绿茶的功效
各种绿茶的功效
绿茶拉面
绿茶拉面
加味绿茶
加味绿茶
莲心绿茶品鉴
莲心绿茶品鉴
绿茶不发酵茶
绿茶不发酵茶
绿茶减轻疲劳 可防胃癌
绿茶减轻疲劳 可防胃癌
高级细嫩绿茶的品饮
高级细嫩绿茶的品饮
绿茶进入红茶坊的故事
绿茶进入红茶坊的故事
绿茶式爱情
绿茶式爱情
绿茶要现泡现喝
绿茶要现泡现喝
怎么泡绿茶
怎么泡绿茶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