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前后,又到了春茶上市的季节,一则关于茶的“应景”文章也同时刷爆朋友圈。文章指出“春茶中含过量农药,一喝就中毒。而夏秋季的茶叶更是可怕,连茶农自己都不喝。”喝茶真的等于“服毒”?现在的茶叶到底还能不能喝了?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误区:春茶中含过量农药
真相:受病虫害影响小基本不用药
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轮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我国很多茶区尤其是名优绿茶区,春茶生产期间因气温较低,受病虫害的影响非常小,因此基本不用药。茶树的主要虫害如茶小绿叶蝉、茶尺蠖等在6月中下旬到9月份发病率较高;而茶树常见病如茶轮斑病、茶云纹叶枯病、茶炭疽病等则会出现在潮湿多雨的季节,因这些病对茶叶的产量影响不大,茶农也不会用农药。
误区:夏秋茶农残严重
真相:有农药残留不等于有毒
不过,即使用药,大多数茶园使用的农药种类和量也是按照国家标准来的。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对茶叶的农药残留有严格的规定。2016版限量标准规定了48项农药在茶叶中的限量要求,比2014版新增了20项,而且对一些农药限量要求也变得更严格了。例如,一种名为“灭多威”的农药限量标准,由2014版的每千克3毫克,降为2016版的每千克0.2毫克。“在茶园中使用农药是正常的农业措施,问题是农药的品种、剂量和安全间隔期,只要按照规定采摘的茶叶,经加工制成的茶叶产品都是安全的。”陈宗懋说。
误区:洗茶可以洗掉农残
真相:仅洗掉表面污物和营养物质
其实从常见的洗茶手法来看,人们洗茶并不像洗衣服那样进行揉搓,其实就是把茶叶用热水涮一遍,在这个涮的过程中即便能除掉污染物也只能涮掉茶叶表面的污染物。但为此却会洗掉茶叶的一些营养成分,令其口感大打折扣。
茶叶在由鲜叶制成成品茶的过程中,几乎都要经过一个揉捻或理条塑形的工续,在这一过程中,茶鲜叶内的蛋白质、氨基酸、多酚类等部分营养物质会随着茶叶的汁液外溢,茶叶干燥加工后,这些营养物质会以结晶态的形式附着于茶条表面,这些物质大多属水溶性物质,一旦与热水接触,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便会大量溶解于水,也就是说,短短几秒的洗茶过程却洗掉了很多茶叶精华。
其他误区
NO!所有茶都有春茶
茶的种类按季节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很多人以为春茶只有绿茶,其实不然。中国以生产绿茶为主,以绿茶为多,绿茶春茶品质明显好于夏秋茶,这可能是大家认为春茶只有绿茶的原因。实际上其他茶类也会在这个时间段采摘制作。
一般来说,春茶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春茶中,除了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知名绿茶在当年5月上旬之前采制外,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等采摘时间在4月底到5月份之间不等,云南班章区域的普洱茶在每年的3月中下旬就开始采摘了,所以说春茶不只有绿茶,所有茶都有春茶。
茶叶越新鲜越好?
NO!春茶应放置一段时间再喝
茶叶都应放冰箱保存?
NO!有些常温存放口感更好
茶叶贮藏保鲜的四大影响因素是温度、湿度、氧气和光线,因此,理想的茶叶贮藏保鲜条件是低温、低湿、绝氧和避光。龚淑英说,一般茶叶商品均有包装,茶叶购买回来后,不要拆封,可直接放到冰箱内冷藏,如果保存妥当,两年内基本跟新茶口感差别不大。而有些茶、则在一段时间的常温存放后,口感会更好,如白茶、普洱茶、武夷岩茶,只要保管得当,陈茶同样香气馥郁,滋味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