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茶以冲泡工艺的细致闻名于世,世人多晓其复杂而固定的程序,却少有能从其泡茶饮茶的礼仪中领悟到潜藏于其中的美德。在冲泡工夫茶的许多环节中,道德审美就像蹩脚的卧底,似乎完全融入了冲泡环节与饮用环节,内心却坚持着自己的信仰、使命与本色。
在冲泡工夫茶时,人们一般使用三个杯子——不管参与饮茶的人数是多少。一般多于三人的情况会比少于三人的情况更普遍,而主人仍然坚持使用三个杯子。当主人将茶泡好之后,一般会说:“请!”客人们则你谦我让,因为只有三个杯子,不可能每人都喝到一杯,所以主人客人们相互谦让;
也因为人们有着这种谦让的美德,所以不需要使用数目与人数相等的杯子。在这“三个杯子”的习惯当中,我们践行着中华传统“谦让”的美德。
此外,一般要求每个杯子中的茶的份量是一致的。这在一方面是使汤色一致的美观上的需要,在另一方面,也是公平的体现。无浓稀之别,无多少之分,一视同仁,贵在“公平”。
将茶汤倒入杯子中时,不可以倒得太满,即使是在不妨碍客人手持杯子的情况下也不可以。因为如果倒太满了,会有这样的一层意思:倒这么满给我,是不喜欢我在这儿坐着和你们聊天了,希望我快点喝够离开吗?也许你会说,那简直就是无中生有,没事儿找事儿,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的。
工夫茶讲究“工夫”,那不仅仅是外化于动作行为中的“工夫”,更是体现在细微之处的谦和。这恰恰与饮酒的习俗不同,于酒,人们总爱说“满上!满上!”而茶,少了酒的豪爽,却多了份柔情、细腻和隐藏。不待人言明,已能心领神会。
道德审美不仅体现在茶的冲泡过程,同时也体现在饮用过程中。
当别人为我们的茶杯中续上茶汤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右手弯曲食指(未婚者即单身,故曲一指)或食指和中指(已婚者连同配偶一起表示,故曲两指)在茶杯附近的桌面上轻轻地点叩,这是模拟古人叩首的礼仪,以向别人的服务表示感谢。
对于别人提供给自己的服务,我们怀着感恩的心,用一个小小的动作,来表示感谢,这既是对别人劳动的尊重,也是自身基本道德素养的体现。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