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四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研究了关于国家职业资格问题,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明确要求“政府必须管住那只‘闲不住的手’!”“尤其要坚决防止己取消的职业资格‘死灰复燃’”。职称“死灰复燃”的原因在于主管部门和相关机构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对压缩职业资格认证千方百计进行抵制。“闲不住的手”是指时时刻刻都企图借职称资格认证捞钱的“手”。针对这支“手”,总理强调“对于违法违规的要严肃查处。”我从新浪新闻中心看到这条消息时,《最热评论》中的所有的评论都在为李总理拍手叫好,可见取消非必要的职业资格考证是民心所向。
本届政府非常重视对我国职称进行清理。我国原有的由国家统一发证的职称证书多达614种。614种职称,试想全国有多少从业人员必须参加培训,参加考证,这是多么大的一块“奶油蛋糕”啊!分割这块“蛋糕”成了权力部门冠冕唐皇地巧取豪夺的手段,成了基层劳动者的一大负担,也成了国内外的一大笑柄。例如涂个指甲油、沐个足、冲杯咖啡、插个花、泡个茶……这些企业主自己会抓培训的职业,变成都必须由国家部门考证,并且每个职称都分五个等级,劳动者要就业你就必须老老实实地缴五次费,参加五次培训,并乖乖地缴五次钱去考五次证书。这对基层就业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因此李克强总理表示:“要让创业者、就业者和众多转岗人员今后心里踏实,不再为一纸‘证书’所困扰,切实让利于民。”因此人社部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相关法律下大力气整顿职业资格证书。2014年以来,针对原有职业资格设置过多过滥等问题,国务院先后分七批取消了434项职业资格,占总数的70%以上。在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又强调:“希望有关部门继续‘加码’放权。”他翻着手中经过瘦身的《清单目录》问有关部门的领导:“现在仍然保留的一些资格证书确实有必要吗?”总理说:“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现在仍有不少反映:“一方面,名目繁多的收费,让大大小小的企业‘招架不住’,另一方面,各类证书取得之难,制度性成本之高,严重束缚了干事创业的热情。”总理认为:“在清理职业资格方面,相当一些部门仍有“放”的空间。
我虽然从事茶艺师培训工作,保留茶艺师职业资格认证有利于我们招生,可以增加培训费收入,但是我认为茶艺师属于应当“放”的职业,放开后不久仅不会影响茶艺培训,相反会促进茶艺的繁荣和发展,有利于茶艺师水平的切实提高。因此我完全拥护国务院关于清理职称资格认证的决定。理由有三:
一、茶艺师原本就属于该“放”的职称。
茶艺师原本是要取消的,但是公示后因为阻力大,意见多,经一些热心人再三呼吁,最终采取变通的方式把“茶艺师”职称保留了下来,不过从原来的“从业资格认证”变成了“水平评估”,并且从艺术类转到饮食服务类。李克强总理在会议上强调“要防止一些已经取消的职业资格许可,在某些地方又‘改头换面’,‘变着花样’出现”。这种作法是否“改头换面”?是否“变着花样”继续用制度维持收费?
如果不是,那么茶艺服务水平评估,自然应当交给广大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去评估,而不应当由几个人来举行收费评估。不客气地说,目前各地的考评机构一般都是由几个“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评估,也都有权评估的人士在进行,他们在制度保护下名正言顺地收取考评费,对推动茶艺的发展并没有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二、更加有利于茶艺师的培训和我国茶艺的繁荣。
在取消第七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工作时人社部负责人就明确强调指出:“取消职业资格不是取消岗位和职业标准,也不是取消相关职业评价活动,而是改由用人单位、行业组织按照岗位条件和职业标准开展自主评价。”茶艺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用人单位的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所以,用人单位自然会根据当地消费者对茶艺的喜好和经营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而不是盲目根据统一的教材去学一些不切实际,不实用的东西。
三、用全国统一的教材培训是对茶艺百花齐放的严重压制
李克强总理在会议上指出:“现在新职业、新业态这么多,政府一定不能上来就管死,更不能再延用老办法,一个一个发资格证。”茶艺是一门古老的艺术,而茶艺师却是近二十年才出现的一门新兴的职业,在茶文化复兴初期尤其需要提倡茶艺百花齐放,鼓励“古法创新,新法承古”,支持各个茶企创编出多姿多彩的茶艺,以便满足社会各阶层人士的不同需求。但是,现在连什么是茶艺?什么是茶道?什么是健全的茶艺理论体系?茶艺应如何为群众生活服务、为促进茶产业发展服务、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服务?这些最根本的问题都没搞清楚就急急忙忙搞什么统编教材,并且要求按照统一教材去培训,去考试,这种做法严重束缚了各个地区、各个茶企在茶艺创新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压制了茶艺的百花齐放,对茶艺的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害的。
茶艺师职称资格认证放开之后政府有关部门不是不管,而是变管理为服务,通过扶持和指导,鼓励茶企根据当地的饮茶习俗,根据消费者对茶文化不断增长的需求,融入时尚元素和艺术手法去发展茶艺。在经过一段时间“百花齐放”之后,组织交流,整合各方面的成功经验,使我国茶艺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善,茶艺的培训方法更加科学,培养出的人才更加实用,更加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