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小懂虽然天天都喝茶,几乎每天都看到茶毫,但是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既然没想过,那肯定说明茶叶上的茸毛是不会让喉咙感觉不适的,否则早该发现了。
不过,茶友的这个问题倒是值得我们重视,我们成天喝茶,但是对茶叶上的毫貌似关注不多,了解甚少。今天,咱们就通过几个问题来了解一下茶毫。
1、“茸毛”还是“绒毛”?
我们都是茶友,其实没必要这么咬文嚼字,不过既然讨论,这个问题也不能放过。我们先回到语文课堂呗!
“绒毛”和“茸毛”,都有“纤细而柔软的短毛”义,常常被人混用。但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茸毛”的义域大于“绒毛”。“茸毛”可兼指动植物的细毛,而“绒毛”只指动物的细毛。
“茸毛”除了用于跟动物有关的“鹿茸”外,其他都用于“植物”上,因为“茸”字带有“艹”部;而不带非“艹”部的“绒毛”则用于“植物”以外的其他方面,如“动物”和“纺织”等。
所以,我们说茶叶上的毫,应该是“茸毛”更为准确。小懂在此也道个歉,有时直接用输入法敲出来的“绒毛”也不慎写进文章了。
2、茶叶茸毛会让喉咙痒?
我们回到茶友的问题,回答应该是否定的,因为我们常喝茶,却从没有喉咙痒过。
因为,茶叶的茸毛是茶叶背面表皮细胞向外突出的单细胞覆盖物,它本质上是茶叶的一部分,极为细小,不会对喉咙形成刺激,自然也不会让喉咙觉得痒。
而且茶叶上的茸毛只有一部分会脱落,被我们喝下去,很大一部分依然是会附着在芽叶上的。
3、茶叶茸毛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茶树的茸毛着生于基细胞中间,呈圆形细长绢丝状,尖端细小,银白色半透明,形多弯曲呈棒状,尖端多指向叶尖。
位于主脉上的茸毛基部较长,弯曲度小,而位于叶片上的茸毛基部较短,弯曲度小,多在45°至75°之间,也有呈90°的,长度大约280-760微米。
4、茸毛多的茶,品质好吗?
在同一棵树上,茸毛的分布以芽上最多,其次为幼叶,再次为嫩叶,随着叶片成熟,茸毛渐渐变得稀而短。这就是“茸毛以芽最密”的由来。一般来说春季芽叶上的茸毛多于夏秋季。
茸毛主要着生在幼嫩芽叶的下表皮,内含丰富的化学成分,其基部有能够分泌芳香物质的腺细胞,因此茸毛多的幼嫩芽叶,制出来的茶叶多具毫香。
但茶毫也不是评判茶叶好坏的唯一标准,因为茶叶品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茶叶茸毛的多寡只能是某些干茶的品质特征之一,因而我们在选购茶叶时没必要过分去追求茸毛。
5、如何区分“毫浑”和“真浑”?
茶毫太多的茶,冲泡出来的茶汤也会有一些浑浊,这常常会让大家误以为这样的茶叶不好。其实这种浑浊被称为“毫浑”,与茶汤因品质问题而出现的“真浑”不可混为一谈。
那么如何分辨这两种不同的“浑汤”呢?经验丰富的前辈给小懂支过一招,有一定的效果,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般来说,茸毛多的茶,前两三泡会稍显浑浊,之后茶汤就会变清澈。而茶质不好的茶,茶汤则会一直很浑浊。这样冲泡两三泡,就基本可以区分了。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