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一个有“味道”的字。“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茶,是一个有“画面”的字。“有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
茶,是一个有“温度”的字。“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清明刚过,正值新茶大量上市,“明前茶”、“雨前茶”这样的字眼总能撩拨到人们的味蕾,无论懂茶与否,都想要买点来尝尝鲜。
鲜,即鲜爽,这是春茶最受人喜爱的首要原因。那么茶叶的鲜味从何而来呢?
我们都喜欢味道鲜美的食物,比如春笋、荠菜、虾蟹等,而它们的鲜味,主要得益于一种叫“谷氨酸”的氨基酸,在烹调过程中,谷氨酸与盐中的钠离子结合形成谷氨酸钠(味精的主要成分),鲜味就产生了。
而茶叶中也含有丰富的氨基酸,除了谷氨酸之外,还有一种独有的氨基酸——“茶氨酸”,茶氨酸呈白色,带有焦糖香,并且有类似谷氨酸的鲜爽味。
茶树的生长过程中有两种最主要的物质代谢方式:碳代谢 和 氮代谢。
氮代谢旺盛的时期,合成的氨基酸类物质较多,茶叶的鲜爽度就高;碳代谢旺盛的时期,合成的含碳化合物较多,其中包括碳水化合物,此时茶叶的甜度比较高。不同树种、不同季节、不同海拔以及老嫩程度不同,碳、氮代谢比都有变化。
树种不同
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是形成茶叶内质主要理化成分之一。
茶多酚 性味苦涩,其氧化物是构成茶汤滋味鲜爽的主要物质;氨基酸 性味鲜而带甜,与咖啡碱形成的络合物是构成茶汤滋味鲜爽的主要物质;咖啡碱 其性味苦,参与茶叶品质的形成,且与茶黄素结合形成络合物提高茶汤鲜爽度,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物质。
不同茶树品种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不同
中小叶种氮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旺盛,氨、氨基酸、茶氨酸含量高,其香气、滋味高爽,适制绿茶。
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含有较高的茶多酚,其中儿茶素含量占茶多酚总量的70%,而一般小叶种茶树的鲜叶茶多酚含量较低。
一般规律,茶多酚含量:大叶>小叶;氨基酸含量:小叶>大叶;咖啡碱含量:大叶>小叶。
老嫩度不同
老嫩度分两部分,一是茶树自身的年龄大小,二是采摘鲜叶的嫩度。
1、在茶树的生长过程中,氨基酸、茶多酚与多糖类物质的含量始终处于一个变化的状态。有些树种长到十年八年后便开始衰败,但有些树种则能长到一两百年还“正当年”。
但总体来说,茶树从幼年长至壮年期间,氮代谢旺盛,氨基酸类物质合成较多,茶叶鲜爽度和苦涩度均较高;而壮年过后长势渐弱,氮代谢也随之下降,碳代谢逐渐旺盛,多糖类物质合成变多,茶叶甜度增加。
2、同一棵茶树,芽头部分的氨基酸含量最高,随着茶叶成熟变老,氨基酸含量逐渐减少,多糖类物质变多,甜度增加。
采摘季节
春茶:指当年3月下旬至5月中旬之间采制的茶叶。
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茶树经过一冬的休养和物质积累,使得春茶芽肥叶厚,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所以春茶滋味鲜爽、香气宜人,且最具保健价值。
夏茶: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
夏季天气炎热,茶叶生长迅速,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氨基酸类物质比例下降,所以茶汤滋味较为苦涩,香气不足。
秋茶:指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
生长海拔
在同一纬度,高海拔的地区生长的茶叶氨基酸含量要高于低海拔地区生长的茶叶。即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
另外,加工工艺 和 存放时间 也会影响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不经过发酵的绿茶和不经过炒制的白茶,氨基酸得以最大限度的保留,而发酵度最高的红茶,相对来说氨基酸含量最低;一般来说,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会随时间逐渐减少。
所以,想要喝鲜爽,首选春季新制的绿茶。春季是升发的季节,喝些应季的春茶更有助于唤醒身体、推陈出新。
但新茶并非全是好处,太新的茶反而对人体不宜。
首先,刚加工好的茶叶存有火气,即还未“退火”,饮用时会有一定燥感,可能会产生口燥咽干、便秘等上火的症状;
其次,采摘下来不足一个月的新茶中咖啡碱、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质含量较高,容易使人神经系统兴奋,导致过度兴奋,引起失眠、四肢无力等“醉茶”现象,对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病人十分不利;新茶中未经氧化的多酚类物质、醛醇类物质含量也高,对胃黏膜刺激性较强,胃肠功能较弱者可能会引起胃痛、腹泻;咖啡碱的利尿作用也会加重肾脏负担。
所以买来的新茶不可急于饮用,更不能多饮,至少要存放半个月后再饮用。
还是那句话,喝茶也要看体质,身体的舒适才是最重要的。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