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不太白:那是2015一个冬天,爱好旅游的我携全家都来到了烟墩角天鹅栖息地,跟随我们一起的还有几位喜爱喝茶的朋友。这个寒冬烟墩角格外的寒冷,雪花不停的飘落,我们虽然带着极高的热情观看天鹅优美的身姿,但也渐渐扛不住这极寒的天气。于是我们一起回到农家乐住宿的地方,准备暖和一下在出来继续欣赏天鹅那高亢的音符和优美的身姿。回到住宿后那几位朋友就拿出了紫砂壶和茶叶说来喝点茶暖和暖和,我当时还心里想出来玩一趟准备的东西还挺繁琐,也没怎么在意。当热腾腾的茶汤进入我的口腔并由味蕾的体验扩散进入我那冰冰的胃部时,全身的寒气感觉瞬间都渺小了。这不仅仅是味蕾上的甘甜,还是身体温暖的源泉。所有的寒意都在几杯茶下肚之后荡然无存,由于快速的生津嘴唇被冷风吹干的感觉也好了很多。在聊天的过程中我知道了这款茶的名字和来源,其陈化时间陈化质量真的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因此我也开始了喝茶、收茶、藏茶的爱茶之路。
@今夕何夕:生活在一个如此快节奏的新生代现代化都市里面,似乎日子里面除了工作就是赶紧的休息补充睡眠。直到前两年,不小心得了胃寒的毛病,最严重时候竟受点凉风就胃酸过多,着实难受的很。后来一个叔叔建议我喝普洱熟茶,暖胃、养胃。开始不太懂,就在淘宝买了些也不知道什么品牌的熟茶,谈不上好喝,纯粹当药用了,喝了大半年,竟然胃寒毛病好了,着实让人欣喜。后来慢慢又查资料,又上贴吧,对于普洱茶有了深入的认识,尤其是越陈越香的文化底蕴,让我这个自认为内心依旧文艺范的屌丝码农着实有了想玩茶的冲动。于是各种买茶渠道也慢慢袭来,学费茶,雨水茶,湿仓,夹杂着各种大厂小厂茶。不知不觉竟也存了两箱。看不上的也就扔那里算了,看的上的,买了个陶瓷大米缸,慢慢存着,静待时日变化,以后再慢慢回味了。邂逅某茶,还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人在一个微信群里发了个小视频,一箱子的普洱茶,写的是96年入仓,某某品牌的字样,那人还说现在这一砖要上万了,当时就感觉很好奇,于是查了一下该品牌的资料,微信里面搜了该品牌的公众号,这才对于该品牌的理念,普洱茶产品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慢慢了解了越陈越香的来之不易。虽然离东莞很近,但是一直没机会去该品牌门面店品茶,我想或许过两年搬东莞去上班时候就方便了吧。普洱茶收藏,我的认知或许才刚刚开始。
@Aiskyrs:我藏茶的地方很大,大多数都是名花有主。每一天,我们都需要过来照顾一下他们;记录好它们生长的环境。日复一日,年复年。它们也经常表达他们的情绪:春天的复苏的气息,香气若影若现;夏天的活跃,走到哪,都是慢慢的茶香;秋天的独立,一款一味;冬天的沉淀,偶尔采光后,才明显。我藏的茶基本95%的茶品,我都没有品尝过。更别说珍贵的白菜系列。但是绝大部分的茶品,我们都有机会去了解它。蜕去层层的保护,看到的是它最素颜的一面和棉质上那岁月的沟痕;我觉得每一片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几年里,看着你们四周满满的蓬松,条索日渐的清晰,茶毫缓缓的变深。总有一天,裹上新的衣裳,去到远方。收获一片好评。
@巨蟹哥-越来越好0001-69:初识普洱应追溯到2007年。那年,去版纳出差,看到满大街都是卖普洱茶和玉石的。因之前对普洱了解不多,只知道有个大益普洱挺有名,但假冒的很多。这样,就冒出来一个去大益厂买茶的想法。公差办完后我和一个同事雇车一起到了大益厂,厂门口很小,两个砖跺子立在两边,好像没有门,一看是50年代建的,我还在门口照了个像留念。那天好像休息不上班,我们就进到了厂门口的茶店,估计当时市场不是很好,店老板很热情,因为我们不是很懂,所以就找便宜的再使劲砍价,经过几个回合,我和同事各买了一生一熟两件带了回来,至今还保存在家里。后来又在本地的专卖店买了一些。经过这些年对普洱茶的更深入了解,知道收藏还是要买好茶放,特别是好的生茶。现在,懂得了储藏环境的重要,已把收藏普洱茶看作是一种生活乐趣了。
@叶舞翩翩:说到普洱茶收藏者,我目前应该还不算是,但与普洱茶结缘,却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时刻。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东北大妞,从小就一直在北方,也从未想过要离开,日子过得寻常的很,时常在想人生就是这样吗?平淡是如水,无滋无味。因为是家里的独女,便于宠爱于一身,但我并不嚣张跋扈,这应该感谢我的母亲,从小便让我学会独立、宽容、勇敢,这样的性子才有了从北来南的勇气。记得第一次喝一款茶,是弟弟送的黄印,就为了这一口茶,从北来到了南,体验了从未有过的生活。我虽是初涉普洱茶,但每和大家分享一道茶,心里的满足、幸福感,非言语能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