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香从何而来?烟香到底好不好?茶圈里一直议论纷纷,十个茶人就有十种看法。有人认为,因为选取的原料中大多是雨季茶,故导致烟味明显;有人说是在杀青时使用的是柴火,而茶叶本身很容易吸收味道,所以烟味自然而然地渗入到茶饼里;还有一种被称为”烘青说”,即是为了提升茶的香气,在配方中加入烘青,也就有了烟。更有甚者还相信“人工添加”这一说法,意思是厂家故意添加的烟味,是其独有的防伪手法……
这神秘的烟香,让茶人们有了无数个大开脑洞的猜想。作为“烟香”的出处,下关茶厂自己也想要找到这个答案。
“烟香”,来自神秘未知力量的灵异事件?
事实上,在2012年以前,就连下关自己都对“烟香味”的成因摸不着头脑。
“因为茶叶原料的生产,长期以来都是茶农自己作坊的生产,所以在粗加工的过程中,比如在经过杀青、甚至是敞晾、干燥的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柴火的烟味,这个烟味就一直被带到了茶叶的成品里……民间对烟味的解释,绝大多数都是这么认为的。”
“而且,最初,我们也几乎就是这么认为的。”现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发源说。
“烟味”虽然已经成为下关最具代表性的味觉特征,但这种特征并非对所有茶客而言都是“讨喜”的。为了掌控“烟味”,赢得更广大的市场,下关曾做出各种努力——在粗制过程中严格把关,在拼配过程中严格选料,试图杜绝有可能形成烟味的成因。
然而很快他们就发现,真正是粗制中的不严谨造成的烟味,也只能称之为“烟熏味”,跟“烟香”是不完全一样的。而且细细思量下来,下关的原料来自全云南30多个产茶县,每年动辄数千吨的年产量,牵扯的茶农不计其数,而这年复一年的“烟香味”,也不可能是几个茶农的“不慎”所能导致的。
“总而言之,无论如何监督严控,最终做出的茶,总是有这么一股无法解释的‘烟香’,如影随形。而更重要的是,这种‘烟香’,只属于下关,其他厂家制造商的茶,都没有。”杜发源先生如此说道。
一次次的徒劳无功,让下关的生产技术部门分外沮丧。这就好像一个让人抓狂的灵异事件,无论他们怎么小心、怎么监控,但总有一股神秘未知的力量给他们的茶里添加一种不知所以然的“烟香味”。
但在外界,这个越是无法解释,就越是容易被杜撰演绎的“神秘烟香配方”,却也愈演愈烈,成了茶界江湖经久不衰的“传说”,让下关哭笑不得。
出品方多年跟踪后的解答
“从2005年开始,普洱茶骤然升温,受市场影响,一些积累了现金、有能力的企业也开始大量囤聚原料,光2007年那一年,下关茶厂的原料收购数就达到了1.5万吨,投入资金高达8亿。” 杜发源先生这样告诉我们。
同时他还提到:当那些下关以外的企业囤聚的原料经过三五年的储存之后(也就是在差不多2012年以后),再被做成茶推出上市——一个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这些茶企发现,他们做的茶也开始有这种类似的“烟香味”了。
一个不存在的“烟香秘方”,当然是无从泄露的。那么这些茶企的“烟香味”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大家都躁动起来。很多发现“烟香”的茶企也开始与下关茶厂方面主动接触。
在与多方制茶团队的共同探讨、研究、实地考察、验证、排查……之后,厂方确实发现了一些端倪。
杜发源先生缓缓说道:“毛茶在太阳强紫外线的暴晒后,会产生一种‘太阳味’,而当这些被晒后的原料再在低温、干燥的储存环境中存放三年以上之后,这种‘太阳味’不见了,‘烟香味’悄然出现。”于是,他们大胆地推测,“烟香味”也许就是所谓“太阳味”的转化。
如果下关的研究成果为真,那么对于形成“烟香”的原因,下关沱茶的生产技术部经理陈辉认为,必须至少要满足以下几个必要条件。
而且虽说都是“烟香味”,但是不同地域的“烟香味”也都会有些微妙的不同。
杜发源先生特别解释道,“云南属于高原地区,日晒时间都很长,紫外线也普遍强烈,但是温度和湿度都不同。下关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的烈烈下关风常年呼啸,带走了空气中很多的水分,所以,下关气候相对而言更为干燥,加之长期的毛茶存储必然形成独特的菌群环境,这里的烟香跟勐海、跟版纳和其他地方也都不完全一样。”
如果这个推断是正确的,下关认为——“烟香”之所以在2012年之前只发现在下关茶中,没有在其他制造商的茶叶中发现,也是因为在2005年之前的三四十年间,下关茶厂是云南茶界中为数不多的,一直保持在仓储中至少有5000吨以上库存传统的老茶厂,而消耗完一批老料大概至少要3年一个循环。
至此,有关下关“烟香味”的成因有了一个来自出品方多年跟踪的解答,然而这个答案是否就是那个我们寻求多年的“真相”,还需要更科学的手段来进一步地验证。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