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有关普洱茶(生茶)到底该归入绿茶还是普洱茶的争议愈演愈烈,某地茶协甚至向相关部门提议“让消费者知晓生茶的本质——晒青绿茶”。果真如此的话,国标对生茶的定义还算不算数?无数藏家这么多年难道囤的都是满仓“晒青绿茶”?生茶的处境如此尴尬,老茶鬼且从国标和茶叶分类法理一下思路,欢迎各位专业人士批评指正。
《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GB/T2111-2008对普洱茶的定义为: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按加工工艺分为普洱茶(生茶)、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其中,普洱茶(生茶)加工工艺流程为:晒青茶精制→蒸压成型→干燥→包装。
茶叶分类方法有多种,但基本依据为制茶方法,并结合茶叶本质的系统性。欧美一般将茶叶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三大类;日本则根据茶叶发酵程度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微生物)后发酵茶四类。中国当前通用的“六大茶类”分类法,就是以茶叶品质系统性及制法的系统性为依据,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等六大类。其中,滇青属晒青绿茶,归入绿茶类;普洱茶属滇桂黑茶,归入黑茶类。
普洱茶国标中的“晒青茶”是否有意无意省略了“绿”字,不得而知。但按“六大茶类”分类法,“晒青茶”在走完普洱茶国标规定的加工工艺流程之前,当属绿茶无疑。包装完成之后,按国标称谓“普洱茶(生茶)”也没错。请注意,国标规定的加工工艺流程是从晒青绿茶到普洱茶(生茶)的分水岭。一堆毛茶摆在面前,我们可以称之为晒青绿茶,一旦经过蒸压成型、干燥、包装,就可以理直气壮地称为“普洱茶(生茶)”了,这是国标规定的,不是某个人指定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