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不苦并不是判断好茶的标准
口味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东西,你觉得苦,人家未必觉得苦。就像有人爱吃苦瓜,有人却一点也吃不下。
不苦不涩不是茶,苦涩是茶叶的基本口感,只是每个人对苦涩的感知度不一样。比如有的茶叶粗老,没什么味。对懂茶的人来说,它就滋味淡薄,没有茶味。对不怎么喝茶的人来说,却是不苦不涩,觉得还挺好喝的。所以,不苦的茶不一定是好茶。
茶的基本味觉因素
苦味
涩味
鲜味
甜味
主要由茶中的氨基酸、糖类物质构成。甜味是人人都喜欢的味道,苦与甜的平衡是茶最让人着迷的因素之一。
茶汤的每一种味觉因素,都是构成这一杯茶的有机因素。茶如果不苦,便会觉得淡;茶如果不涩,便会觉得弱;茶如果不鲜,便会觉得闷;茶如果不甜,便会觉得难喝。无论缺少了哪一个,都会让人觉得不够饱满,不够有层次。因此苦涩味其实是任何一款茶都会有的。有的名优茶,喝起来顺滑甜柔,似乎不苦不涩,但是仔细品,或者泡久一点,还是能尝出苦味。
茶叶好不好,就看这一点。
茶叶好不好,要看苦味化不化得开,化得快不快。
好的茶入口感觉得到苦,但其他感觉也同时充满口腔,茶汤一咽下去,一股甜味慢慢的从喉底涌上来,苦味在嘴里的感觉已经化掉,取而代之的是甘甜的回味。而不好的茶,往往一苦到底,苦得整个嘴巴、喉咙都感觉干涩,更不会有什么回甘生津。(当然如果你就是喜欢这样的感觉,那就另当别论了)
茶是苦的,苦中带涩,先苦后甜,甘甜回味。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的茶喝得让人觉得很舒服,而有的却苦得让人�岩韵卵实脑颉�
几片树叶
偶然落入神农煮水的釜中
便有了茶
不知道有多少茶友,都和七易一样,抱着一个遍尝天下好茶的梦想。
各地不同的茶都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呼唤着我们背起行囊来一场为茶而起的旅行。
我们一边去探茶,一边在途中喝茶。
我们一边去寻访更多的味道,同时又依恋着最熟悉的那抹香气,这大概也是茶人的一点小小情趣。
也许是怕给人不懂茶、肤浅的印象吧,所说的茶名也都往高大上走。
但这两年,随着各种各样的优秀茗茶越来越多的被人认识到,很多人也开始会说,又有什么好茶,试试呗。
这回答传递出来的,是对茶的热情。而这样的喝茶姿态,无不令人喜闻乐见。
茶的好,实是多种多样的。
正因为它多种多样的好,给予了我们喝茶时最好的状态。
感受不同的茶香,总能让人愉悦着迷,难以忘怀。
有的抒情温婉,有的激越豪迈,有的清远悠扬,有的荡气回肠。
遇上好的茶,会狂喜不已;错过了好茶,同样也会惋惜。
很多人,就是因为感受到这不同的茶,丰富的体验,如瀚海般的世界,最后走上了学茶做茶的道路。
喜欢喝不同品类的茶,也是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根据时节来调整茶饮品类,既体现了喝茶人用心的生活方式,也使得茶与人之间的相处融合更加合理。
什么茶都喝一点,因时而异,均衡之下,喝茶当然也更健康。
对于未知的风景,抱着憧憬和好奇。
我想,茶叶中的风景,也是这么令人向往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