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之后的同时,进步是必然的。
注意:前方高能,这是一个尝毒分享报告……
科普
这种茶,其实是已经到了透心湿的,但表面看不出来。做仓技术好的,普通茶友也未必能闻出来——能闻出来的,基本是交足了学费的。
外观
干茶颜色,大家都清楚仓存不好的茶,茶条是发黑且缺少光泽,而有些商家喜欢利用撒面这一技巧,意为在茶饼、砖、沱等的表面上撒上一层等级较高的茶叶原料,使之外观条索显得漂亮,而内里则是其他“好”料,典型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就是为什么在开汤前观察茶叶的必要性。
看条索之间的白色菌丝
看这个饼窝
是不是有一种泥浆感?
注:如果出现上述情况,表面条索漂亮,内里条索乌黑且没有光泽,这茶基本上可以不用泡了,喝了的话,会有一定机率“走北”——广东江门土话。
香
汤色偏红且透亮,你看不出做仓吧?
甜
茶汤的甜还是有区别的,造仓的茶,甜是属于浓甜,“死”甜,暴力型的,感觉就是没有生命力的甜,与正常茶的柔甜,是两个不同风格。
如果大概比喻,就是——
咱们在试新生普时,茶汤的中“苦”味,能散去的,基本是柔苦;久久不能散去的,就是死苦。
滑
冲泡3道“神仙水”下肚后,你会出奇发现,滑、真的滑,轻生津,最起码在口腔里面是这感觉,但下喉后,舌根与舌面,有种毛燥感,让人倍感不爽。
润
润这词,我粗暴理解为粘稠度与汤水柔度,汤水柔度一般,而粘稠度是属于异常感觉,有种甩不掉的感觉,就像吃了用地沟油煮出来的菜一样,黏黏的,难受。
茶底有烂感,手搓一下成泥
总结
做仓茶其实在市场上占有率还是蛮高,蛮受欢迎,因为大部分没喝到过优秀仓储的人,还是喜欢霉霉的味道,认为是陈年普洱应有的,没有的话,就是年份不够,或者是买了假茶。
纯干仓的概念还是需要时间去普及与验证。
而做仓最高境界则是选一些中期茶,干仓稳定了之后,再适度进一下湿仓,只是很轻微的返仓,适当提了下汤色,让汤色变的透亮一点,还多了点陈化的味道,香气保持下来了,这样的产物,相信只有老师这样级别的,才能分辨。
话说回头,文中所述的茶,年少无知的我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喝了将近1年的时间,在无意中拿给老师分享后,结果就变为批判大会,让我狠狠地重新再检索自家藏茶,四分之一的茶出现上述问题,结果自家的垃圾桶悄悄变为神葬场。
对老师确实是又爱又恨!
给各位茶友的劝诫:只能通过多积累知识,培养好口感,方能减轻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