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五晚9:20分,由江苏卫视播出的大型茶文化纪录片《茶界中国》引起了媒体及茶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为了引导读者更好的理解纪录片,中国合作时报·茶周刊将特邀专家进行解读,也欢迎各位读者留言,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
肖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茶树种植工程研究中心
主任、研究员
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正在江苏卫视热播的《茶界中国》,等待着看完了第七集“田野的约定”,维美的镜头中触及到了我的研究内容,悠闲的茶尺蠖、蚯蚓和蜘蛛等生活在同一环境中,与茶树一起构成了一个可延续的生物链,这不是我们对茶园良好生态的追求吗?
茶树赖以生存的是土壤,而土壤不仅只是用于生长茶树的,也是其他生物的栖息场所。就像在一个城市中人是主要的,但仅有人是不能成为一个城市的。影片中安溪茶农刘金龙将茶园杂草作为茶树生长的小伙伴,他认为没有杂草就会少一些益虫,少了益虫就会多了害虫;而且杂草还具有疏松土壤的作用,当杂草枯死腐烂后还可成为天然的有机肥料,化作春泥更护花。台湾茶农余三和更是将茶树与土壤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认为动了土壤就动了茶树,要想茶树生长更健康,就要维护好以茶园土壤为主体的整个生态系。田野的约定从茶园土壤起步,让人们认识到土壤的有效维护是茶树正常生长所必需的,这也正是茶园生态建设最重要的基础。
茶树被人类不断训化成为我们今天的饮用作物,同样茶树生存空间也在训化中不断被挤压。茶树从野生自然型到栽培种植型,从单株到丛栽,再到今天的密植条栽,可以看出其生长空间在满足人类对茶叶产量的需求中不断缩小。
影片中的茶农刘金龙以其行动在改变着这种状况,他挖锄了现有茶园中的大部分茶树,让茶树生活在更大的空间里,通风透气,光照疏朗。同时利用茶树间生长的空隙种植一些大豆、花生或其他的豆科绿肥植物,不仅可为茶树提供肥源,同时也可增加茶园的生物多样性,促进茶树生活在更接近野生的环境。茶树的这种变化看似一种回归,更是一种螺旋式上升。茶树的这种回归,与人类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如同一辙。茶园生物的多样性,是生态茶园建设的方向,也是从满足茶叶数量要求向满足茶叶质量要求转变的前提条件。
名山有名丛,名师育名茶。茶园的环境决定了茶叶的品质,个性化的茶树决定了茶叶的特色。影片从福建安溪到云南勐海,从台湾坪林到浙江安吉,我们看到的是天然取舍的环境,山坳中的茶园;茶树正生长在中性偏酸,富含化学微量元素的红黄土壤山地里,有着生命之间的约定。落叶滋养,昆虫栖居,不断生长的茶芽为人类提供了那特有的滋味和香气。从淡雅的鲜爽,到浓郁的甘甜,从悠远的清香到沁人的果香,让饮茶人有了无限的暇想。不变的与生俱来的大叶、中叶和小叶、绿叶、白叶和黄叶,改变的是那山、那水和那地方。滇红、普洱、东方美人、安吉白茶,无不都是自然的恩赐。
正像片尾所说的“田野中,是人和茶的约定,对自然多一份尊重,自然便回馈多一份平等。成就一味好茶,是土地的选择,也是田野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