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著《黑茶通史—兼记民国茶事》P301第10~12行述及清代普洱贡茶“八色”之一的“芽茶”加工工艺时写道:“'芽茶'指的是稍后(指'蕊茶'采摘后—引者注)采摘的'叶之少放而犹嫩者'之一芽一叶、一芽二叶茶菁,经摊晾、杀青、揉捻和干燥(是晒青还是炒青?待考)等工序制成的散茶。”文中留下了一个疑问:“芽茶”的干燥方式是晒还是炒?
《华阳国志·南中志》:“南中茶子……”
樊绰《蛮书》:“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
《本划纲目拾遗》:“普洱茶性温味香……”
2009年凤凰出版社《中国地方志集成·云南府县志辑》(共83册)
思茅府催缴普洱贡茶的“札”
《黑茶通史——兼记民国茶事》留下的疑问:晒or炒
考诸目前本人阅读过的文献史籍,可以断言,民国以前几千年来制成的云南茶,按其历史发展的先后,仅限于六大基本茶类中的(原始)白茶类、(晒青和蒸压)绿茶类和黑茶类。青茶类、黄茶类云南省内至今仍未见批量生产(民国时期云南中茶公司有仿乌龙茶品);云南红茶类生产始于民国中晚期;至于炒青绿茶和烘青绿茶的生产历史,前者始于民国初年,后者晚至1964年。
从这个角度讲,历史上的普洱茶,较长一段时期内,晒青茶无疑是“主角”。由此推知:“芽茶”亦无疑是晒青茶,有待再版时修订。邹家驹先生同时说:“我们是为今天和明天定《标准》,不是为昨天定《标准》。”余深以为然!你见过历史上生产周期如此之短暂、“发酵”程度如此之“轻微”的晒青茶(或普洱生茶)吗?你见过历史上如此直接用盖碗(或壶)冲泡晒青茶(或普洱生茶)的饮用方式吗?见过才怪!
截止到20世纪初,云南的商品茶原料基地和产、制、销中心,仅限于普洱府境内,“普洱茶”之得名,亦与此相关。如今,普洱茶原料已涵括了云南省内绝大部份茶叶产区,产量早已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所谓“盛时”,普洱茶定义的与时俱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元江知府章履成所撰《元江府志》载曰:“普洱茶:出普洱山,性温味香,异于他产”;所谓“普洱山”者,即“在城西南九百里普洱界”之“莽支、格登、悠乐、迤邦、蛮砖、驾部”六山。“普洱茶”全名首次面世。
1995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府志两种》中收录了1714年章履成所撰《元江府志》。《元江府志》原稿中绘制有元江府行政区域图,图中标注之“茶山”位置,即是“普洱山”,处于今“六大茶山”区域。
不得不套用当下一句流行语:抛开原料产地、加工工艺和饮用方式来讨论普洱茶的定义问题,就是“耍流氓”。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