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名山空有名气,却无实质。原因很简单,茶已经少到连茶商自己都不够喝的,还能做出产品,以前茶客不了解茶山的情况,茶商可操作的空间很大。现在茶山情况越来越透明,不止是产量,就连有多少棵茶树已经被茶客摸得清清楚楚。现在做名山茶又有了新的方式,加入“地区”的概念。做地区茶,按山头茶卖,茶客质疑又能给出合理的解释,普洱茶名山概念需要修改。
“老班章”与“老班章地区”的区别在哪?老班章是指老班章村出产的普洱茶,老班章地区范围可就大了,但凡风格与老班章一直,产地与老班章村接近的村寨都是老班章地区。班盆是老班章地区、贺开是老班章地区、新班章还是老班章地区,范围再大点像广别这些稍微远些的寨子都可以作为老班章地区。
监管越来越严,茶客也越来越不好糊弄,老班章寨太出名,盯着人也多。毛茶产量就那么多,哪个茶企收了多少毛料,这一切已经变得不再是秘密。日后真要有人较起真来,茶商们吃不了兜着走,尤其是已经有名气的品牌。所以现在名山茶都变成名山地区茶,这样已经从根本规避了因货不对板带来的信誉破产风险。
产区扩大化是大势所趋,整个普洱茶行业都在被名山折磨。不挂名山的名字产品很难热销、挂了名山不用名山料,被拆穿就要倒闭、用了名山料,高昂的原料价格将利润蚕食的所剩无几,结果“老班章地区”的普洱茶开始成为当今普洱茶市场的一个很尴尬的存在。知道的茶客明白这是茶企的无奈,不知道的茶客依然当做名山茶去喝。回头明白真相后,很难说这类茶客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是表示理解,还是对茶商口诛笔伐。为了避免这样的风险,现在就应该做出一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