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站在何种立场与角度,大家的目的都是希望普洱茶产业能够引以为戒,健康发展,在遇到问题时正视自身问题,强大自我,不让他人有机可乘。那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论战中,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01
食品安全是底线,也是最后的防线
2016年3·15前夕,福建省质监局曝出多家茶企在生产中存在非法添加香精、色素的行为,令整个茶叶消费市场为之愤然。在食品安全面前,任何解释都苍白无力。
方舟子的普洱茶致癌言论,从本质来说,是食品安全问题。无论方舟子的观点是否正确,茶叶安全问题必须得到正视,安全是食品的最后防线。
在论战中,“黄曲霉毒素”成为致癌的罪魁祸首,经过多轮讨教,得出了有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的三大原由:一是茶鲜叶的霉菌污染导致后续产品污染;二是由不规范的“湿仓”所致;三是日常储茶中的“二次污染”所为。
其中前两条均为茶叶生产和流通环节的问题,说明普洱茶成为商品时缺乏安全认证,流通时缺乏诚信体系,这些“极少数”证实了普洱茶行业确实存在不规范的生产和储存方式。
当然,由于普洱茶越存越香的特质,也要求消费者在存储过程中避免开放式包装被二次污染,防止仓储环境不妥造成的茶叶变质。
茶是饮品,亦是食品。方舟子抓住了当前食品安全的软肋,让话题持续发酵,引起消费者恐慌。若食品存在致癌可能,即使有再多专家、学者站台,人们也不会拿自己的健康尝试“万一”。
虽然目前流通于市场的茶叶都有较高标准的的生产工艺,但要让消费者真正获得眼见为实的安全感,茶叶品质的信任感,需要每一位茶行业从业人员为之不断努力。
02
建立行业标准,用科学数据说话
缺乏相对标准带来的后果是:消费者无法理性判断价格与品质的匹配度。我们常常面临这样的场景:面对相邻店铺的相同茶品,听到的观点却截然不同,因为没有标准坐镇,口感无法量化价值,导致消费者在购茶时无从下手。
缺乏相对标准,“自由”演绎的空间也就越大,没有标准束缚,经营者只能自由“绽放”。当消费者失去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判断标准,就极容易被一些不同的说法所左右。
此外,在“普洱茶致癌”言论出现后,相关检测部门并未在第一时间为消费者提供明确的数据和检测结果,专家、院校和检测中心的站位缺失,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事件的严重性,来回博弈多轮,却“废棋”频出,拿不出有效证据。
虽然我国对茶叶行业的监管和茶叶标准的制定在不断完善,但透过此次事件,我们发现,出问题时找出相关漏洞,及时弥补,用科学和数据说话,尤为重要。
03
客观对待问题,砥砺前行破浪
无风不起浪,浪花越大,市场就越大。方舟子事件反映了“普洱茶热”的市场现状,同时也给普茶洱产业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新一轮的洗牌必将为普洱茶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解决普洱茶的质量问题,一方面,经营者应当保证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茶叶来源,保证茶叶的质量;另一方面,经营者也要提高自身产业链的规范程度,尤其是要提高发酵和仓储的环境与工艺,才能让消费买得放心。
近年来,普洱茶多次成为茶界风口浪尖的热门话题,方舟子的言论不仅是给普洱茶行业,更是给整个茶行业都敲响了警钟。
消费者不是制茶世家、存茶专家、生物学家,消费者把信任交付于品牌与市场,得到的却可能是失望,如此继续,必将流失。
有些潜在消费者,还未进入就已望而却步,茶行业的隐性危机越发明显。只有不断强化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才能在面对质疑与诋毁时,心静澄明,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