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方舟子在《科学世界》杂志同名公众号上发表了文章《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之后此话题由于雷平阳等著名人士转发相关的驳斥文章而走出了专业领域,并迅速升温,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虽然这一事件已然过去了些时日,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仍有许多人受到其余韵的影响,对普洱茶的饮用、选择甚至是这一行业本身存在着诸多困扰和误解。
事实上,普洱茶已不是第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2013年便有一位所谓的“人体工程学教授”声称普洱茶致癌,但媒体调查后证实此人并无该头衔,其理论也是子虚乌有。这不禁让人思考,在中华大地生长了千百年的茶叶为何在现代社会频频成为众矢之的,这一事件之后,我们又应当反思什么呢?
方舟子提出“普洱茶致癌”这一论题的证据便是“市场上售卖的普洱茶含有黄曲霉素”,但是这一发现背后所涉及的采样标准、样本覆盖范围、样本质量、检测方法等是否合理、究竟为何则不得而知。
普洱茶发酵主要是由三种物质——黑曲霉、米曲霉、酵母的协同作用实现的,这一发酵过程温度较高,且缺乏蛋白类、糖、脂肪等利于黄曲霉素生长的营养物质,并不会产生黄曲霉素。黄曲霉素难溶于水,真正通过饮用普洱茶进入人体的黄曲霉素总量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在文中,方舟子将未经妥善保存、受到污染的普洱茶作为例证,其言论最终发展为“后发酵茶就是变质茶”、“发酵了就是变质不能喝”,实际上混淆了大众对于“发酵”和“发霉”二者的认识,造成舆论恐慌,有失妥当。
而在“普洱茶致癌”言论出现之后相关检测部门并未能及时迅速地为大众提供明确的数据和检测结果,专家、院校和检测中心的站位缺失在某种程度也上加剧了人们的惶恐情绪,使人们更加愿意相信“致癌说”是一种科学的理论。
我国对于茶叶行业的监管以及对茶叶标准的制定仍在不断发展完善中,希望透过此次事件体现出的相关漏洞能够得到及时的弥补,从而逐渐恢复大众对于茶叶行业的信任,更进一步推进茶叶行业的发展。
同年9月,云南省普洱茶叶协会重申会员应遵守自律公约,强调规范普洱茶的采摘、初制、生产、加工、发酵、包装、物流、仓储、销售等全产业链环节。在经营者层面,这是维持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举措。
一方面,经营者应当保证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茶叶来源,保证茶叶的质量;另一方面,经营者也要提高自身产业链的规范程度,尤其是要提高发酵和仓储工艺,保证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喝得舒心。
方舟子对于普洱茶的批评也并非毫无用处。在辩论中,其提出的“湿仓发酵茶”指向了普洱茶产业链中的一个现存的问题。湿仓或是干仓发酵并没有明确定义,完全是专家为迎合市场而创造出的研究。但是很显然,方舟子所说的湿仓发酵,即“人为做旧,加速陈化”是一种作假,而且因为这种方法生产周期短,投入较少,所以很快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从而导致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发霉茶。
在饮茶的安全性受到怀疑之时,行业内部的整顿和规范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对社会监管和国家监管的补充,同时打击以次充好的商家,帮助消费者建立对茶叶行业的信任。优质的产品终将吸引更多的顾客,扩大茶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实现良性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