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茶友想自己系统学习茶,但不知从何开始,所以今天福利来啦!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与大家帮助。
其实,学茶与学任何学科一样,都有循序渐进的方法。如果是零基础学茶,基本可分为如下4个阶段:
现在所说的六大茶类,是按茶的发酵工艺程度进行分类的。这个阶段,需要了解六大茶类是哪六种,它们的茶叶形态、茶汤色泽、滋味各有什么不同,需分别一一对照品饮、了解。能够做到看干茶、闻香气、喝滋味、观叶底便可判断它属于哪一类茶。
这个阶段是入门的基础,此时其实并未开始真正学茶。
二、进入“知”的层面:多读书
关于茶的典籍有很很多,这个阶段的多读书指的是近代、当代的学术读物。原因是这些书、刊多以茶叶作为农副产品的角度,阐述茶叶的物质原理。世间一切事物皆以物质属性为基础、以其精神属性为发展,打好基础即便将来走到“茶道”的领域,也能不忘初心、记得它本来的样子。
书刊涉及:
三、进入“行”的层面——走茶山
当你有了一定理论认知以后,去茶山走走,看一看书本上的记载究竟是怎样的一片叶子。
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规划地图,在每年的采茶期分别走访不同的地域。
走茶山,主要看几个方面:
3、好茶需好水来发,不要忘记品饮一下当地的水(若有随身携带仪器,也可检测一下水性,更好的了解一方水土)。
4、进行实践学习,多与茶农交流。
此时,若发现理论与实践的不同,切忌不要轻易判断理论的错误或者实地的错误,多思考这些差异的原因。茶,本是一个生命,每一片叶子都不一样,多感悟恒定之中的变数、无常中的永恒。世间万物无非动、静二字,思变则通,你会一下子明白许多道理。
四、“知行合一”——泡好手中一杯茶
到了此时,方能明白何谓泡好一杯茶,出现怎样的口感说明没泡好,问题出在哪里。你的“明白”都与之前阶段的沉淀有关,时间的果可验证先前所种的一切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