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搜神记》里,记载了一次目击野人事件。
西晋武帝时期,宣城有个人叫秦精。老秦务农为本,时常也到武昌山里采些茶,用以贴补家用。
这一天,秦精又进山采茶了。但是这次运气不好,转了几圈都没找着茶树。老秦想着,要不然就下次再来吧。但又想着“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老话,又决定再试试看。
经过秦精的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但是找到的不是茶树,而是——野人!
秦精这次真是中奖了,原文写“遇一毛人,长丈余”。换句话说,老秦碰到的是一个一丈多高的大毛怪!
这时的秦精,脑子里是一片空白。要说还是毛人情商高,打破了尴尬的场面。它引着秦精往前走,进入一个植被茂密的山谷。这里面,就有老秦所苦苦找寻的大茶树。到了地方,毛人三蹿两纵,不见了踪影。
秦精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毛人是指点迷津的“活雷锋”。
由于这次目击事件发生的地点,离着湖北神农架不远。因此,这条史料成了湖北野人目击事件最早的记载之一。
估计不少爱茶人,都会对秦精的“艳遇”羡慕不已。羡慕的不是他碰到野人,而是他找到了野茶。
野茶,真的好么?
读经典
我们不妨来拆解一下《茶经》中的这句话,看看野茶到底好不好?那些年,为野茶花的钱,到底值不值?
首先,陆羽时代的野茶确实要比种植茶品质好。茶圣陆羽,自己也非常热衷于收集野茶。如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诗中,就说陆羽采茶是“远远上层崖”。由于是深山老林,有时候甚至要“时宿野人家”。茶圣有没有遇到毛人,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陆羽是野茶的忠实爱好者。
但这一切,并不能证明野茶质量有多好。事实上,是唐代的种植茶品质不够好,衬托出了野茶。这才有了“野者上园者次”的结论。
首先,唐代饮茶风气方兴未艾,市场规模较小。因此,不足以支撑一个农民专门去从事茶叶种植与生产。更多情况下,采茶、制茶属于贴目家用的零活。这也就导致,唐代茶农多是“业余爱好者”。他们种出的茶,自然品质没有保障。
其次,由于当时茶树只采春茶,产量较低。因此,辟出大片的地方种茶,不是一个划算的选择。倒不如春天时,直接进山采些野茶,回来做一做也能卖钱。
因此,没有人愿意真正种植打理茶树。遭遇野人的秦精,就是这种“业余茶农”。
再者,当时的种茶技术也确实不行。《茶经》中,专门讲了“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要是大家都是种茶高手,那茶圣也就不用啰嗦这么多了吧?
由此,我们可以梳理出唐代的茶业形态。人们喝的茶,应该是既有野茶也有种植茶。野茶在唐代并不神秘,也不高级,甚至于说是人们饮茶中的常态。
但不得不说,不管是野人指给秦精的茶,还是陆羽上山采的茶,还都算得上野茶。
时至今日,真的没有那么多野茶了。
说实话
市场上那些所谓的“野茶”,其实最多只能定义为荒放茶。在一些特殊的历史年代,茶园被废弃不用。这几年茶叶炒的火热,这些“弃婴”又成了宝贝。昔日的人工种植茶,只是被“逐出家门”一些年,摇身一变就成了“野茶”。
茶叶的品质,受品种、生长海拔高度、土壤成分、植被环境、区域气候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所谓的“野茶”,与旁边的种植茶只是一墙之隔。这些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也大致相同。只是缺少了人工干预的环节,差别不会很大。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流浪狗虽然没有家狗那么娇气,但是要是打起来,也绝对不是非洲野狗的对手。荒放茶相当于流浪狗,身世可怜,但本质没变。
“野茶”之所以能走红市场,其实是暗合了人们对于“野味”的向往。仿佛只要是“野”的,都一定更好吃、更营养、更养生。大棚里养殖的蘑菇,贴上野生山珍的标签,就可以高价出售。养殖场里的肉鸡,贴上野放山鸡的标签,也成了养生的佳品。
但实际经验也告诉我们,野生的果子不好吃,因为又酸又涩。野生动物不能吃,因为既不环保也不安全。正是由于对野味果子狸的热衷,才最终导致了2003年“非典”的爆发。
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吃享受的都是人工种植的“野生产品”。吃的是白菜的品质,花的是白粉的价格,乐在其中。
回头看看茶叶市场,是从哪里找来成千上万斤的“野茶”?更多时候,“野茶”只是商家宣传的一个噱头。放佛有了“野”字,就算是高大上了。当然,也就有人愿意花更多的价钱去买单了。
喝茶,从学茶开始。学茶,则是一件科学、客观的事情了。故事可以听,但也只是听听就罢了。
尾声
前一段时间,穿山甲的事件炒的沸沸扬扬。对于售卖消费穿山甲的行为,社会上是一片谴责之声。有时我想,那些热衷吃穿山甲的人,家里估计都能翻出不少野茶吧?
市场上的“野茶”,不妨也就留给他们吧!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