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交流站 >

茶会的由来

时间:2023-12-07来源:莫道学堂 作者: 莫莫浏览:
其实茶会的由来有这么一个传说:《史书》记载,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的皇帝孙皓,喜欢宴请群臣,而每次盛宴都会喝的酩酊大醉。但是其中有位叫韦曜的大臣,酒量很小,一杯倒的量,孙皓为了不让他破坏宴会的气氛,便准他“以茶代酒”,当然也有说是他自己偷偷将酒水换做茶水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中国的茶,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关于以茶待客的礼仪也是由来已久。东道主与客人相对而坐,以茶相待,得以畅聊,这就是最初的“茶会”形式。
其实茶会的由来有这么一个传说:《史书》记载,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的皇帝孙皓,喜欢宴请群臣,而每次盛宴都会喝的酩酊大醉。但是其中有位叫韦曜的大臣,酒量很小,一杯倒的量,孙皓为了不让他破坏宴会的气氛,便准他“以茶代酒”,当然也有说是他自己偷偷将酒水换做茶水的。但是不难看出,当时宴会上茶已经出现了,只不过没有独立出来而已。
 
当然也有一个说法是茶会是由佛寺兴起,逐渐被皇室、王宫贵胄采用,毕竟禅茶一味不是空话。后来被文人用在吟诗作赋上,其后才流行于民间。及至唐朝,唐朝的人很有意思,喜欢以茶叶为礼相赠,这种偏好就同他们以丰满为美一样,盛极一时。卢仝大家都知道,不知道他的,起码听过他的“七碗茶诗”,这首诗也有个名字叫《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这就是一首卢仝为答谢友人孟谏议送自己茶而写的诗。
其实唐朝不仅仅是卢仝,像是诗仙李白就曾写过《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魔白居易也曾写过《萧员外寄新蜀茶》,这些诗都是关于答谢赠茶的诗。题外话了,回到正题,唐朝的文人雅士之间不仅仅以茶相赠,而且还兴起一种以茶为媒的聚会,当时称之为“茶集”、“茶宴”等。而且当时佛教大盛,寺庙茶会也是相当盛行,并受到皇室的推崇。
 
这种称呼我们也可以从一些大诗人中的诗词中看出来。比如说钱起的《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和刘长卿的《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等,可见,唐朝以茶为会的风气已经初见雏形。
特别是文人雅士之间,大家饮茶赋诗,以茶作对。茶宴一时之间成为文人墨客聚会交流的重要形式。而且这种形式不仅仅在文人见流行,宫廷宴客或者王公大臣之间的聚会也是以“茶宴”的形式出现的。唐朝著名的“清明宴”就是一种很好的证明,由宫廷用各地上贡的贡茶承办,皇帝先行祭祖,而后宴请群臣,赐给近臣宠侍。而且“清明宴”上不仅有好茶可以品尝,更有各种精湛而又优美的茶艺表演可以欣赏。
当时以茶作为赠礼,相聚茶会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其盛况可参考左思因一篇《三都赋》而导致“洛阳纸贵”的现象产生。
及至宋代这种现象发生变化,由文人骚客之间的交流、品饮的聚会变成以茶为主,以研习茶道为主要目的的聚会形式。而且茶在宋代的发展可谓是到了一个小巅峰,我们不仅可以从一些诗人、文人之间的作品中见到,而且各种斗茶、茗战等现象的产生也验证了这一盛况。
 
到了明清时期,茶的宴会不仅仅流行于上层社会和文人雅士之间,由寺庙茶会而后向民间传播,市井、大街小巷的各种茶楼、茶馆逐渐增多,各个行业间的茶会也逐渐兴起,并形成一种流行趋势。
大致从明清开始,茶会逐渐平民化,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成我们现在的茶会形式。
也就是说,茶会最初从酒宴分化出来,由茶宴演化而成。随着时代的变化,各种主题茶会相应而生,莫道上周办的“煮茶汇”也是一个主题茶会。茶会逐渐成为茶友们和茶行业者之间的一种交流和分享形式,也成为增进情谊、品析茶品、交流心得的一种聚会形式。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  普洱  好茶  茶叶  饮茶  茶道  茶艺  煮茶  历史  贡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关于普洱熟茶的几个关键问题
关于普洱熟茶的几个关键问题
浅议普洱古树茶与台地茶之纯料
浅议普洱古树茶与台地茶之纯料
浅议普洱古树茶与台地茶之纯料
浅议普洱古树茶与台地茶之纯料
乌龙茶的品质特征与3种工艺类
乌龙茶的品质特征与3种工艺类
台湾高山乌龙茶的制茶流程工艺
台湾高山乌龙茶的制茶流程工艺
台湾主要茶树品种有哪些
台湾主要茶树品种有哪些
在品茶里懂得生活的真谛
在品茶里懂得生活的真谛
一杯茶与心的距离
一杯茶与心的距离
紫砂壶除了泡茶居然还有这功效
紫砂壶除了泡茶居然还有这功效
减肥的姑娘们一定要试试黑茶
减肥的姑娘们一定要试试黑茶
品饮野生茶王:茶气十足喉韵彰
品饮野生茶王:茶气十足喉韵彰
藏一饼茶 知一山味
藏一饼茶 知一山味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