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对他们对所居之地、所用之物的命名词汇十分缺乏,甚至对与其紧密联系的族群之人,大多都安排行以“X大、X二、X三…”依次命名,至今南糯山、布朗山、和易武茶山等一带的少数民族还保存着这种命名习惯,他们居住的寨子中,往往十多户人家,同命同性的小孩就有七八个之多。同样,普洱茶原料的重要产地也就多了很多同名同姓的茶山和山头。
令人称奇的是:这些“同名同姓”的普洱茶山和山头,尽管地方相隔甚远,所产之茶品质均是一流,名气也都很大!又往往容易弄混淆,必须追根溯源,分别对它们的详细家世详细了解,方能一一甄别。
三角关系——三个大雪山
1
邦马大雪山
属于云南临沧市的双江县勐库镇,位于临沧市的东南,邦马大雪山的主峰即“勐库大雪山”,海拔3233.5米。通产我们听到的“大雪山”如果不指明具体地点,多指邦马大雪山。以冰岛为首的著名的勐库十八寨东西半山的名茶都在这片。
2
邦东大雪山
3
大小关系——两个勐宋
1
大勐宋
2
小勐宋
位于景洪市勐龙镇的勐宋村委会,版纳人称之为小勐宋。从西双版纳州州府景洪市出去还有100多公里,它独居南隅不与任何茶山相连,距最近的布朗茶山也有五六十公里,山路遥远,云遮雾盖,由于没有受到多少人为摧残,几千亩古茶树长得枝繁叶浓,油绿光鲜,全无裸枝光杆的现象,看上去浓浓密密,铺山盖沟,大气而盎然,小勐宋古树茶味道浓烈,苦味较重,回甘持久耐泡。在普洱茶界有苦茶之乡的美誉。
包含关系——两个景谷
景谷县有个景谷乡,景谷乡有条景谷街,从景谷街去苦竹山采茶。
1
景谷县
普洱市有一个县叫景谷,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古称"勐卧",傣语"勐"为地方;"卧"为井,意思为有盐井的地方。景谷县百年以上的栽培型古茶树约30042亩,在景谷县有名的古茶山共有五座,即文山古茶山,秧塔古茶山,南板黄草坝古茶山,联合龙塘古茶山,团结古茶山。著名的景谷大白茶便是产于景谷县民乐乡大村秧塔。当然大名鼎鼎的景谷茶代表却是出自文山古茶山的苦竹山茶,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文东村以糖香型为代表的古茶树。
2
小景谷
南辕北辙——两个曼糯
1
勐往曼糯
澜沧江流出普洱便进入西双版纳,进入西双版纳后滋润的第一块土地便是勐往乡了,曼糯就在这里,是勐住乡最大的布朗族聚居地,也是勐海位置最靠北的古茶园,2000多亩尚存的古茶园,便是曼糯留给人们为它重新定位的珍贵史料。
2
布朗山曼糯
曼:寨子;糯:鸡嗦果,因果多得名。该村属于边境村寨,山上野果野花特多。曼糯村与缅甸接壤,村民出入便捷。在寨周围的森林中,遍布古茶树,都属于原始“大叶”见证了茶树种植历史。这个茶区的茶叶具有“白毫显著,芽尖厚亮,滋味厚重、浓烈、霸道、回甘,耐泡、穿透力强”的特点,是制作普洱茶的绝好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