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毫毛太多,一冲就浑
冲泡碧螺春、信阳毛尖等细芽型绿茶时,往往一冲开水,茶汤就浑浊不清,是茶叶品质差还是冲泡手法出了问题?其实“罪魁祸首”是毫毛。毫毛又叫茶毫或茶毛,是茶叶芽尖上面细小的绒毛,其中含有丰富的茶氨酸、茶多酚等营养物质,一般来说,鲜叶的嫩度越嫩,茶毫就越多,所以在很多情况下茶毫作为茶叶老嫩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茶毫很容易在冲泡过程中脱落,而悬浮于茶汤中,使茶汤看上去浑浊不堪,给人感觉很脏的样子。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茶汤浑浊反而证明茶叶价值高,品质好。那是因为茶里毫毛多,证明茶叶细嫩,茶叶中氨基酸等重要的营养物质丰富。
二、茶汤放凉后,浑浊还有沉淀
生活中我们往往有这样的经历,一杯茶泡好后还没来得及喝,放在那里,等想起来时茶汤竟然变得浑浊难看,还有乳状的物质析出来,完全没有开始时的明亮清澈。
不知道的还以为茶汤变坏了,应该倒掉,其实不是那样的。这叫“冷后浑”,是因为温度降低,里面大量的营养物质跑出来造成的,学术上把它称为“络合物”。
四、本身的原因,茶叶质量出了点问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