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曾经作为药用也好、作为某种食物也好,这些都是茶叶发展的一段历史了,现在对于我们来说,茶就是作为一种饮品而存在,它就是用来喝的。即使随着茶叶的深加工技术不断提高,渐渐出现了茶饮料、速溶茶、茶膏、茶粉等一些产品,但茶最终入口的形态依旧是液体,也就是说它们终究是用来“喝”的。然而,茶含片,彻底颠覆了这一切,它最终是被“吃”掉的,虽然茶界一直有“吃茶”的说法,但那毕竟只是说说而已,茶该怎么喝还怎么喝,茶含片却是真真切切的“吃”了。
刚看到茶含片的时候,我是比较欣喜的,一方面觉得新奇,另外也实在喜欢这含片,毕竟各种方便。然而,转念立马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我渴了,吃着含片能够解渴吗?于是,我很认真地坐下来想了一下茶含片的问题。
表面上来看,茶含片是一种改变茶叶形态的行为,只是这一改变较为彻底。最初,茶叶以“叶片”的形态存在,即使经过揉捻、干燥甚至普洱茶的压饼工艺后,茶叶各自的条索形态是得以保留的。后来,出于各种原因以及深加工技术的加入,茶叶叶片形态完整度遭到破坏,于是开始呈现出袋泡茶、速溶茶这一类的粉末状形态;随着加工的深入,茶膏、茶色素以及茶含片再度丰富茶市场,此时的茶叶形态基本已经看不到“茶叶”的影子了。
然而,这些形态不断改变的实质是内含物质的改变。随着越深入的加工,其实茶品内含物质呈现出越清晰的状态,早期叶片形态的茶相对较为完整地保留了茶叶内涵物质,只是其内涵物质通过水来进行浸出,浸出受限;后期进一步加工,在物质上有所选择性地进行提炼,所以茶膏、茶色素这类物质的各种含量是较为明确的,冲泡过程中也是几乎浸出至水中;最后茶含片,无需水,直接通过咀嚼被人体吸收。客观说来,加工类型茶产品的各种内涵物质被人体吸收,但是在加工过程中内涵物质的流失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至于究竟哪个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能量并不好定论。
当然,茶叶深加工一方面解决的是茶叶内含物质提供的问题,另一方面更为直接的作用在于为人们提供方便。很多人不喝茶的理由其实很简单:麻烦,不方便冲泡,尤其像普洱茶、黑茶这些以饼茶、砖茶形态存在的茶更是如此。所以解决茶叶冲泡问题便成为了茶叶走向大众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然后就出现了速溶茶、袋泡茶等等一系列冲泡相对简单的产品,最起码再携带上方便简单了不少,往包包里一放就可以。然而,这些产品还是面临一个问题:没水就不行,甚至大部分情况下还非得是开水才行,而茶含片最终解决了这一问题:不需要泡,直接嚼就可以了。
茶,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容易融入我们的生活,可是回到刚刚提到的问题:如果渴了,嚼茶含片能解渴吗?想必是不能。也就是说,茶含片虽然想口香糖一样可以被随身携带至各种场合,但此时它已经无法实现茶的品饮功能了。那么我们还有没有必要把茶含片与传统茶置于一起比较讨论?毕竟已经算不得同一物种了。倒不妨让它跟其它含片一决高下,说不定茶叶的清香能够在众多果味中凸显出来受到人们的喜爱。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