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六大茶山”茶业有限公司都一直在琢磨普洱茶和消费之间的关系。什么是最好的消费型普洱茶?阮殿蓉女士认为“ 长期稳定的口感,利于传播,符合标准化,可推广的才是可消费型普洱茶。真正的消费性普洱茶性价比高又要建立在安全卫生好喝的基础上,同时价格合适,方便携带,这就是最好的消费型普洱茶了。”
为了做出一款能够适合大部分消费群体的合适的“ 消费型普洱茶 ”六大茶山推出了消费型普洱茶的代表之作——窖藏。这个系列应该能够满足几乎所有普洱茶消费群体的要求了,然而相当多的消费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冲泡。他们质疑自己冲泡的方式,有的人感觉自己在店里喝到的味道,和自己回去泡出来的味道不一样。这个时候,阮殿蓉忽然发现,推行冲泡标准与推行消费型普洱茶是同样重要的事情,是时候要制定一个合理又便于推广实践的冲泡标准了。
在摸索冲泡标准的过程中,阮殿蓉更喜欢和一些观念现代甚至是刚入门的人一起探讨普洱茶的审评和标准,她更想了解这些没有先入为主,跳出传统思维桎梏的人们喜欢喝什么样的茶。“2014 年开始,我们开始选择用不同年份的同一款茶叶或者同一种茶品相同年份的不同仓储来进行比较,每个星期聚集各路茶友开茶叶品鉴会,还为此成立了六大茶山品质分析中心。
这样的品鉴会非常受欢迎,有很多人参与。”在创立 63 方程式之前,这样品鉴会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进行品鉴——冲泡和开汤。从当时茶会所用的品鉴表格上能够看到,除了茶品名称、投茶量、温度和水温等常规项目,只有朴素的第一泡到第十泡的简单罗列,冲泡时间除了前三泡的 10 秒、15秒和 30 秒,后三泡的 40 秒、50 秒和 50 秒,其余泡数的时间统统为 30 秒。所喝茶品不分生熟新老,都是 10 泡标准且时间固定不变,大家通过品饮写下自己认为所喝之茶最理想的口感出现在第几泡。
由于每个人都事先知道是什么茶,喝过 10 泡之后,按照表格的固定模式记录下来一起讨论。“这样的品鉴会持续了一年,我发现这样的冲泡没有特色和对比,大家就这样一起喝一款茶然后罗列出这个茶的优势和劣势,虽然也能够一起分享但是品鉴效果不明显,比如第三泡 30 秒,闷出来很浓,我们自己都觉得不好喝,那就不可能推广给经销商和别人来实践。”不断的对比品鉴能够有效的梳理出普洱茶的变化曲线,在没有发现更适合,更被人们所接受的品鉴方法之前,阮殿蓉还是一直坚持将品鉴会做到 2016 年底,直到她发现这个模式实在没有办法比较出普洱茶好喝不好喝。
因为所有的普洱茶都有生老熟之分,山头不同、树龄不同以及年份不同,在熟识茶性的基础上,尤其对自己产品谙熟于心的阮殿蓉而言,时间就不能太死板,这不科学。
随着品鉴会彻底走进一个瓶颈期,每个人都觉得茶会已经没有新意了,所以阮殿蓉根据两年品鉴会的宝贵经验,重新确定了品鉴会的品饮方式,创立并命名了经得起推敲的冲泡模式——“六三方程式”。学过代数的都会认识方程式,63 方程式中的 X=6 次出水,Y=3 次开汤,这套冲泡品鉴方式适用于所有茶类。
其中6次出水阶段,需要准备 1 个盖碗,6 个公道杯。干茶投茶量统一标准为 8克。经过 10 秒的醒茶之后,接下来的 6 次出汤时间均为 20 秒,不能估算时间或者数数,需要用计时器来准确计时。每一次浸泡 20 秒之后所出的茶汤分别倒入 6 个公道杯中,参与品鉴的人员将依次闻茶香、观茶汤、品茶味,然后将这些感官数据记录下来。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明显发现 6 次出水的茶汤在香气和滋味上的变化,尤其是茶汤颜色的浓淡。
在3次开汤的过程中,选择的器具则是标准评审杯,投茶量为 5 克,茶叶闷泡时间分别为 5 分钟、3 分钟、3 分钟。在这3 次开汤的过程中,每个人同样能够感受到茶汤由浓变淡的层次感,然后记录下香气、汤色、口感和叶底变化。值得一提的是,63 方程式的品鉴采用盲品方式,这样的品鉴方式区别以往大家事先知道茶品先入为主的观念,在整个品鉴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保持安静尽量不要交流,避免相互干扰影响判断。每个人专注记录自己的品饮感受,就算不会使用专业词汇评价也没关系,可以发挥想象力来描绘这款茶带给你的真实触感。
在茶品品鉴过程中,所有的茶将按照同样的时间,统一的器皿,相同的水温——泡茶三要素来进行的,在这些所有都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唯一能够改变的就是闷茶时间。63 方程式通过对时间的控制来进行认识一款茶的味道,产地,茶叶品种甚至猜到大致的价格,十分有趣。
6次出水,目的是寻求茶叶的基准参数,每一泡都不能代表最佳品饮效果。固定投茶量为 8 克,选择 150ml 标准盖碗。这样冲泡的好处在能够将大部分的茶叶内涵物质浸泡出来,然后再通过品饮这 6 泡茶汤颜色滋味的表现,再进行时间上的调整,最后得出每一泡的最佳出汤时间,力求每一泡茶都好喝。 “我们可以把 6 次每一泡 20 秒的出水看做一个模板,一个基准线,为的是要把茶叶浸出物全部泡出来,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根据每一杯的口感汤色来进行调整。比如哪泡浓了就要冲泡减少时间,5 泡或者 6 泡淡了就要增加时间。
时间方面,灵活机动,短了增加,相反就减少,然后得出最适合这泡茶的出水时间。用这种方式进行口感上的微调,然后回过头之后大家再一起讨论这款茶在某一泡上是该增加 10 秒还是减少 15 秒提供依据,然后得出更好喝一点的泡法。”阮殿蓉这样解释。
3次开汤,目的是寻求茶叶的品鉴误差点。固定投茶量为 5 克,250 ml 标准开汤杯。阮殿蓉曾经接待过不少香港老茶客,他们都选择这样的方式开汤闷泡 5 分钟,为了要看这个茶叶到底好不好,5 分钟之后还会再继续闷 3 分钟,若还有茶味就再闷泡 3 分钟。用“533”方式来感受这个茶叶到底耐泡度有多好。
普洱茶的耐泡度,稳定性,平衡性包括它的在每一泡当中变化的魅力都表现再其中。当所有茶友们都完成了 63 方程式的品鉴记录之后,主考官会安排茶友们沟通交流,提出问题让大家回答茶品的茶叶品种,产地,山头和价格等等。
这样品鉴会的训练方式十分有效,在整个茶会过程,气氛活跃,一扫从前的沉闷,每个人会凭借自己感官对茶叶的记忆参与其中,就算回答是错误,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通过重复、总结和强化认知来得到锻炼。这样主动训练的过程,会充分调动人的记忆、推理和感知。通过观察,感知和表达,一场 63 方程式的茶会结束之后,整个人得到提高的地方真的不止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