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千多年前是怎样的饮茶方式?
二、大伙儿在哪儿喝茶?
唐玄宗开元年间,已出现了茶馆的雏形。封演《封氏见闻记》卷六“饮茶”载:“开元中,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这种在乡镇、集市、道边“煎茶卖之”的店铺,是茶馆的雏形。
《旧唐书.王涯传》记:“太和九月五日,涯等仓惶步出,至永昌里茶肆,为禁兵所擒”,这里的茶肆,是正式的茶馆。可见在唐代已有了供大众饮茶的茶馆。
三、唐代茶人对饮茶环境有什么讲究?
唐人顾况作《茶赋》描摹朝廷茶宴:“罗玳筵,展瑶席,凝皂思,开灵液,赐名臣,留上客,谷莺啭,宫女嚬,泛浓华,漱芳津,出恒品,先众珍,君门九重,圣寿万春。”有皇室的豪华浓艳,但绝无酒海肉林中的昏乱。
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
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
幽篁引沼新抽翠,芳槿低檐欲吐红。
坐久此中无限兴,更怜团扇起清风。
诗人鲍君徽在《东亭茶宴》中是描摹了一个清新空旷的品茗环境,诗中有视野开阔的东亭,有水色山光,有新竹木槿,有丝竹隐隐,还有入夏时的清风,坐在其中与三五良友共品佳茗,的确是赏心乐事。
四、文人雅士是怎样以茶会友的?
茶与文人结合,使得茶宴、茶会应运而生。他们选择清幽的环境,饮茶与艺术创作融合,众多的唐诗留下茶宴、茶会的记载。
“大历十才子”之一钱起有首《与赵莒茶宴》诗:“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这是文人雅士竹林中的茶宴。
晦夜不生月,琴轩犹为开。
墙东隐者在,淇上逸僧来。
茗爱传花饮,诗看卷素裁。
风流高此会,晓景屡裴回。
以上诗僧皎然的《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写的也是茶会,赏花、吟诗、听琴、品茗相结合,正是文人雅集,展示了文人们的品茗生活。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