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交流站 >

上茶山收茶您缴够学费了么

时间:2023-12-15来源:普洱茶吧 作者:普洱茶吧浏览:
普洱茶这个行业,是个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行业,是个慢热的行业,没有长时间的浸淫其中及丰富的品饮经验,很难喝出来一款茶到底值不值这个价,也很难不被一些贪小便宜的茶农给骗了。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1、茶山现状,是真的么?
据一位不愿具名的网友透露,当外地的客商或发烧友亲自来云南茶山古树茶时,现在的茶农会摆出三袋价格统一的茶叶任你挑选:
第一种情况:三袋都是台地茶
第二种情况:三袋都是小树茶;
第三种情况:一袋小树茶+两袋台地茶
第四种情况:两袋小树茶+一袋台地茶
第五种情况:一袋古树茶+两袋台地茶
第六种情况:一袋混采+两袋台地茶
第七种情况:一袋掺杂+两袋台地茶
第八种情况:三袋混采;
第九种情况:三袋真真假假;
第十种情况:根本就不是本地茶……
 
声明:此配图(略去)与正文乍听到这些猛料,实在不愿意相信,淳朴的茶农不至于到这个地步吧?然而,回想去年,笔者在一个做了十多年茶的朋友那里听闻了一个故事,就更加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故事如下:一个外地茶商茶山之前,就被友人告知,在云南收茶这件事儿,若是没有真枪实战的经验及一双火眼金睛,上茶山交学费是一件必然事件;外地茶商听后不放心,遂全程和茶农参与采制过程,所有事情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经过,直到做好毛茶,一刻也不敢马虎,完了还亲自在手把手把茶叶装上货车,当然自己则坐上另一辆舒服的豪车下山,以为一切妥妥滴,等到了勐海县城,打开一喝,马拉巴子,上当了,这茶已全然不是自己亲手装上车的那一批......这个故事乍听之下有点耸人听闻,碰到这种事情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的,遇到一次,就是灭顶之灾了。
但有这样的事故,必然就有这样的现象存在,绝非空穴来风。
 
02、您确定高价收到的是古树
普洱茶这个行业,是个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行业,是个慢热的行业,没有长时间的浸淫其中及丰富的品饮经验,很难喝出来一款茶到底值不值这个价,也很难不被一些贪小便宜的茶农给骗了。
上山收古茶是普洱茶界近几年来盛行的一件事,所以每年才会有那么多热闹的茶山行照片刷屏朋友圈,它甚至好像变成了一种时尚,不上茶山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是做茶的。以前只有厂家才会上山收茶,但现在就连一些个体小店主也会单枪匹马的加入上山收茶大军,还一窝蜂的玩起了直播秀,看到越来越多的人群涌入茶山原料茶农都是向别人这么形容的:他们是来“抢”原料的。不禁让人想起今年茶圈流行的一句话:生长在海拔1680米的茶农已成茶仙,他们坐地起价,笑看人间风云。。。。。。
据网友透露,今年茶山好多地方盛行这样的收茶茶方式:抛出比别人更高的价格茶农当然愿意价高者得到他们手中的“好茶”,于是收茶的过程也就逐渐演变为抬价的过程。据传,当下很多寨子的茶农会用台地茶冒充大树茶销售,这在当地已是公开的秘密;而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很多出高价的收茶人却一致这么认为:茶农应该把好茶卖给出价最高的人,然后把混有台地的大树茶卖给出价低的人。
 
那么茶农怎么想的呢?我们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我们在这里在这里等你......不禁让人感叹,茶树还是那些茶树,但茶农却早已不是当年那些淳朴的茶农了。以段子为证:早些年去老班章收茶,还有土鸡吃,现在连鸡味儿都闻不到了。听完上述这些故事,笔者有些感言,就再啰嗦几句。从茶农的角度来看作为扎根茶山多年的茶农,他们很清楚哪些收茶客面熟,哪些收茶客面生,哪些是常年大量收购的,哪些是打游击战,这里收一点,那里收一点,前年来过一次,今年又消失了,也许明年又冒出来。而根据朋友的透露,“大多数的茶农,基本不会为了散客那一点量而放弃稳定的收茶大户,他们只会利用散客收茶的价格来抬升当年毛茶价格。”“但是,送上门的买卖又不能错过,而且这部分收茶者中大多数还都不会分辨台地与大树茶。因此,每年都有不少散户花了大价钱收到的却是台地,最后偷鸡不成蚀把米。”
 
末了,网友这样补充道。从茶商的角度来看实际上,近几年来,茶商茶农处收茶并不比茶友从茶商手里买茶容易多少,甚至说很艰难,缘何?也是一位做茶多年的老友透露给笔者,他说,这几年茶农比较有经验了,有自己的一套看人准则,有些茶友茶农一看你是半懂不懂的山头茶发烧友,喝茶时间不长却对古树茶怀有一腔热血,就有被宰的可能。所以,很多茶商实际上也是交了好多学费的,每年去茶山收茶几乎要过五关斩六将,不仅要和茶农建立信任,还要和天公抗衡,进深山、探秘境,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还要担心天气不好怎么办?茶叶减产怎么办?品质受损怎么办?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只能说每个人都不容易,更不用说还要“考察茶园生态环境,考察茶树生长采摘情况,试喝前一年样茶,全程参与监督采摘杀青揉捻干燥,反复试喝......压饼,晾干,包棉纸,扎笋壳,质检,装箱,出库,运到中心仓库,打包发货......最后终于送到茶友手中。”(一位做茶人的自白)繁杂的细节中,他们在尽力优化每一个步骤,就是为了让茶友喝到心仪的好茶
 
这些是认认真真做品牌的良心商家。而品牌的不同之处是,品牌是为长远利益而生的,为企业的信誉而生的,是为消费者负责而生的,产品有问题,找商家去理论,去投诉,去举报,去曝光;而茶农有时候往往只顾短期利益,当茶农用台地冒充古树卖出,谁又能上茶山去到他们的地盘理论呢?有时候秀才对兵,有理说不清,这句话想必好多人深有感触。
 
当然,并不是说茶农就一无是处,就像一位茶友写道:云南的茶农不容易啊!男女老少要爬那么高的茶树,站稳后,才能腾出双手来采摘鲜叶,不信你也来试试看。且不说站在树上摇摇晃晃地采茶了,单是一只毛毛虫爬上身来就可以吓跑许多城里人,更不用说红疙瘩般的皮肤过敏了,抓挠得心都痒完了。这只是茶农辛苦的一个侧面写照,更多的苦你看不到!最后,以一位茶友的文摘做总结:茶农做的茶,只有他自己清楚明白。他可以对你讲真心话,也可以是半真半假,甚至完全就是假话——这取决于他是否愿意把你当朋友看。
普洱茶江湖里,形形色色的茶农都是我的老师。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淳朴的和狡黠的;善良的和险恶的;诚信的和欺诈的;热忱的和冷漠的;实诚的和虚伪的;那人性的一切表现的淋漓尽致,岂有不师之理。茶农是吾师,但不一定就。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老班章  山头茶  古树茶  台地茶  普洱茶  大树茶  喝茶  普洱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李德洪茶山群众领路人
李德洪茶山群众领路人
芳香镇沅之八大茶山
芳香镇沅之八大茶山
革登古茶山
革登古茶山
蛮砖古茶山
蛮砖古茶山
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沉浮
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沉浮
普洱茶古六大茶山的兴与衰
普洱茶古六大茶山的兴与衰
临沧著名茶山分布
临沧著名茶山分布
诸葛亮与古六大茶山
诸葛亮与古六大茶山
六大茶山之攸乐山
六大茶山之攸乐山
普洱茶名山之古六大茶山
普洱茶名山之古六大茶山
石台:不卖茶叶“卖”茶山
石台:不卖茶叶“卖”茶山
诸葛亮和古六大茶山的故事
诸葛亮和古六大茶山的故事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