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魂的茶汤由几部分组成
时间:2023-12-16来源:茶道传媒 作者:蔡荣章浏览:
次
茶叶质量是茶汤品质与茶性最主要的形成部分,这包括了茶叶类别的差异,如不发酵茶、部分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的不同,以及茶树品种、土壤状况、耕种方式、制茶技术等的差异。
干茶与
叶底的欣赏是透过视觉、触觉、与嗅觉,
茶汤的欣赏是透过味觉、嗅觉、与视觉。
味觉对
茶汤的欣赏是茶的滋味,嗅觉对
茶汤的欣赏是茶的香气,视觉对
茶汤的欣赏是茶的
汤色,这些滋味、香气、
汤色都内含有“
茶性”,所以总结形成了“茶”的物质基础(喝到的)与茶的个性(体悟到的)。
我们从
茶汤欣赏到的色、香、味、性,都是从成
品茶(即干茶或茶粉)浸泡而来的吗?想来是理所当然,但事实上除了茶本身以外还包括了浸泡
茶叶的水、用于浸泡
茶叶或搅击茶粉的容器(如
茶壶、茶碗)、品
饮茶汤的容器(即杯子)、
冲泡或搅击
茶叶的技术。
第二,同样的一罐茶,一壶用软水浸泡,一壶用硬水浸泡,给予同样的
泡茶技术,硬水浸泡出的
茶汤一定香气不扬,
汤色混浊,整个改变了
茶汤的组成部分。
水质对
茶汤的影响还包括了有没有杂味、水中微量矿物质的组合状况、鲜活程度(与水中含气量有关)、煮水壶的材质、烧水的燃料(如电、炭、或煤气)等。
第三,用不同材质的
冲泡器
泡茶,得出
茶汤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也不得不说是
茶汤组成部分起了变化,这个差异是可以用嘴巴察觉出来的。
冲泡器的材质有银、陶瓷、玻璃等,这包括了各材质之间的
原料纯度(如银的纯度)与烧结程度(如陶瓷与玻璃的硬度)。
浸泡或搅击出
茶汤后,盛放的容器还继续改变着
茶汤的品质,这时的影响是
茶汤成分在水中的存在状况,成分存在的状况就影响了口感。经验告诉我们,泡妥或搅击好的
茶汤倒进茶盅内,茶盅将
茶汤分倒入杯内,茶盅与茶杯的材质都会影响
茶汤的品质 ,这时是偏向
茶性的改变。
第四,
泡茶技术之影响
茶汤品质是显而易见的,如泡得太浓了,泡得太淡了,水温用得太高了,水温用得太低了。同样的一罐茶,给两个人
冲泡或搅击,不是好坏立见就是风格各异。
我们不能轻估甲比乙多放了一些
茶叶,结果就是不一样,可能二杯的浓淡不一样,可能二杯的浓淡差不多,但是口感有了差异;有时只是风格的差异,有时是造成了
茶汤品质的高下。
谈论“
泡茶”,甚至于谈论“
茶道”都一样,都是聚焦于
茶汤的品质与风格,然后再延伸到
泡茶与奉茶。不能说还包括了
泡茶者的长相、穿着,还包括了
泡茶席、
品茗环境,还包括了配乐、观众,以及是在什么场合
泡茶。这些都会影响
泡茶者、
品茗者、观众对茶会的认知,但是我们不要它们影响
泡茶者、影响
茶汤、影响
品茗者、影响观众。
当我们评估这席“
茶道艺术”的呈现之时,我们是屏除
泡茶者长相、
泡茶席的视觉效果、配乐与
品茗环境的,当然也不管是在什么场合。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