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界批判
当代茶文化兴起,衍生出许多相关的文化产品及各式商业现象。很多所谓的茶人靠着写书、开班、培训、演讲、茶艺表演,及搞茶具、茶人服、茶空间等衍生产品,赚得盆满钵满。其中不乏滥竽充数之辈,以茶人为幌子,以茶牟利,忽悠大众。茶界既有真心推动茶文化发展的茶人、孜孜不倦探索茶道真义的茶友,也有些人只把茶当作一门生意。无疑,这是茶人的怪现状。
茶人怪现状之
曾几何时,茶圈办茶会时,与会者们悄然褪下平日的服装,穿上宽松飘逸的棉麻布衣,正襟危坐,气场瞬间变得强大起来。一些爱茶人无论日常,还是参加茶事活动,也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茶服加身,挂(戴)上佛珠,仿佛这是爱茶人有意区别于普通人的必备“行头”。
茶服、茶饰正受到越来越多爱茶人的追崇。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国内几乎所有的茶博会,除了展销常规的茶叶、茶器、包装外,必少不了茶人服、茶配饰的展位,有的还开辟专区、举办专场。例如,在2015年4月份举行的杭州国际名茶博览会上,就专门打造了一次中国茶服展。同时,随着茶服产业的兴起,还涌现出了一批专业经营茶服的企业,如泊园、布弥、照本堂等,它们在茶博会上高调亮相,展位前聚集了很高的人气。
另外,在一些茶会所、茶馆、茶店,也有兼卖茶服、茶饰的专柜。据一名茶店的销售人员介绍,茶服、手串以及甚至比茶叶卖得还要好。
而在电商平台上,茶服茶饰的市场更大。打开“淘宝”,输入“茶人服”搜索,据不完全统计,可找到17000多家有售茶服的网店。一家名为“花缘民族风棉麻文艺女”的店家,销量高达2万多件。如果搜索“佛珠”、“手串”,那就更多了,全网共计有12万多家,销量最大的店铺高达78000多件。
可以说,作为茶叶的文化衍生品,茶服、茶饰在引领时尚消费潮流的同时,也蕴藏着无限商机,并正在迅速成长为一个朝阳产业。
以一件棉麻盘扣长袖上衣为例,少则三五百元,多则数千元甚至上万元。价格贵在哪里?卖家给出的说辞是:用的是上好面料,裁制是全手工,还有一流的设计。最重要的是,穿出来的是气质!
不过,同茶配饰相比,茶服的价格还算相对透明、相对“接地气”。檀木、崖柏、沉香、红木、海黄、菩提子等以及砗磲、玛瑙、绿松石、蜜蜡、琥珀等不同材质做成的佛珠,价格就深不可测了,名贵珍罕者一串几万元甚至十多万元,堪称茶界炫富斗富的“新宠”,有人美其名曰“低调的奢华”。因此,这与崇尚清新质朴的茶道精神就背道而驰了。
试想一下,穿一身仙风道骨的茶服,再搭一二件珍奇配饰,现身高端茶会,如遇慧眼识宝者,势必迎来一片赞叹艳羡,而隐藏在茶服后面的那颗虚荣心想必也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吧。
对于茶从业者来说,茶服、茶饰是一种标签还是一种标配?
马来西亚知名茶人许玉莲认为,举办茶会或茶道展演不要本末倒置地将心思与目光放在服装,茶法、茶艺、茶汤才是核心,服装仪容只需整洁卫生、得体大方,泡茶时不会引起不便,适合当时环境就可以,否则打扮得像“茶道大师”、“茶人”,泡茶时粗俗无比,“那才够恶心呢”。
事实上,一些广袖长袍式的茶服,或长串的茶饰,或许可以给人很强的仪式感,但从实用功能来说,并不可取,长袖阔袖,手串“环佩叮当”,拖泥带水,且很容易在泡茶时打翻茶具。在许玉莲看来,即使这类服饰符合了泡茶的原则,大家纷纷效仿这样的穿戴,“也难免形成另外一种制服,大家以为穿上这类服装才能让人辨识、让人尊重,才可以壮大声势,让人知道我们的犀利,告诉他人这就是‘茶人’,就是‘茶道’。其实,那是泡茶的另一个陷阱”。
她说,“‘茶人’也可以打扮得像平常那么真实,那么自在,穿上属于自己的衣着,用属于自己的衣着,用属于自己的话说出我们对茶文化的感受,将属于自己的思想融入泡茶、喝茶,走出属于自己的‘茶道’”。
本文刊登于《茶道》杂志2016年7月刊(总第23期)
(责任编辑:茶小仙)